crazy 发表于 2010-7-13 09:06:45

气象要素与疾病的初步关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焦点问题。人们希望身体健康,远离疾病,但人类生活在大气环境中,气象条件及其变化对疾病的诱发有直接影响。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季节和气候有直接关系,有其周期性的诱发规律,因此不断摸索和掌握气象要素与不同疾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很有必要。

  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SARS病毒的传播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较为密切。从我们目前研究分析发现,主要是与各气象要素,如气温、湿度、气压、空气干燥度、降雨和降水时段的分布、酸雨频率等的变化有关,在一定气温和湿度条件下,降雨量少,降水时段分布不均则空气越干燥,空气污染物浓度增加,则有利于SARS病毒的传播,这仅是指有SARS病毒传染源的地方;在远离传染源时,改善室内通风条件、保持通风良好状态,有利于呼吸通畅、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增强抵抗能力。降水能洗刷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特别是对尘埃和气溶胶病毒的可能载体冲洗净能力强,风速能改变大气的扩散状态,因此改变室内小气候条件唯一办法就是开窗通风,特别在雨后尤为重要。
  流感在春季和秋冬之交十分普遍,它是一种典型的气候与季节性疾病,主要是由100多种不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易发人群主体为小孩和老年人。其气候表现特征是当冷空气南下入侵,日平均温度表现出急剧下降(其前后两天日均气温下降幅度在810℃以上),由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失衡,突然之间难以适应气候的急剧变化,就会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还有冬季早、中、晚三个时段冷热不均,早晚冷,中午热,也是容易引起感冒易发症的集中季节,因此人体要适应气候的变化,除了增衣保暖外,还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此病潜隐,发展缓慢,与气象条件的变化关系很大,如气温、气压的变化幅度大、空气污浊、大气污染严重以及烟尘排放大、有雾、或逆温很强的情况,都是机体的过敏因素,呼吸道防御、免疫功能降低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也与之有关系,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冬季加剧,持续一般在3个月以上。
  肠道性传染病中,主要为细菌性痢疾、霍乱和病毒性肝炎等,大约占肠道类传染病的90%以上。肠道性传染病的主要发病季节在510月之间,季节性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当春季开始气温不断变化逐步升高,其发病指数也随之升高,在盛夏时气温最高,发病率也达到最高,说明肠道性传染病的病毒繁殖和生存的温度和湿度环境的适宜性即在春夏两季,气温和湿度是肠道性传染病病毒的主要生存环境场。也就是周期性的季节性变化主要是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而肠道性传染病的发病也与上述变化相近。这种温湿度环境即是霉变季节,各种生活物资极易腐烂生菌,是病毒性细菌繁衍生存的最佳蕴床,因此注意饮食卫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是减少肠道性传染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和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它的发病季节一般都在冬、春两季,当冷空气南下造成气温急骤下降,气压突然升高的情况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心血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身体素质,高盐膳食习惯使血中Na+的含量升高,从而增加了血管壁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环境恶劣、空气污染等各种因素导致细动脉反复痉挛等;而脑血管病导致的其它因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粘滞度增高,以及情绪激动等因素。气象要素是诱发因素之一,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气温、气压、湿度和天气形势的变化不是一致的,其冷空气的入侵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天气出现转折时,心、脑血管患者应随时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防止旧病复发。
  湖南的盛夏季节最高气温一般都会超过37℃,当气温超过37℃时,对人体各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在高气温、高湿度或强日照的特殊气象条件下,血液循环和汗腺功能对调节体温起主要作用,高温超过一定限度,热量大于散热量时,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可突然出现高热或中暑;同时高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应迟钝,肌肉工作能力降低,动作准确性和协调性较差;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分配同时心排血量增多,结果为心负荷加重,导致心功能减弱,心排血量降低,输送到皮肤血管的血液量减少而影响散热;出汗是盛夏和高温作业中的主要散热途径,汗中氯化钠含量约为0.3%0.5%,因此大量出汗伴有盐的丢失,丢失盐分过多和补盐不足可引起肌肉痉挛而发生热痉挛,丢失水分过多可引起循环障碍而发生热衰竭;高温同时引起血液重新分配,使消化道血液量减少,胃蠕动减弱,胃液分泌减少而影响食欲,同时为了解渴而大量饮水,加上出汗丢失大量氯离子,胃酸度降低,可引起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肠道疾病;当体温>42℃时,蛋白质出现变性,体温>50℃时,数分钟后大部分细胞均表现出死亡。
  冬季强冷空气的影响可使气温骤降到零下,冰寒地冻的环境引起体温过低而发生的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损害为主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叫冻僵。冻僵多发生于在寒冷环境中逗留时间过长,而保暖措施不足以御寒等,老人、小孩和体质极度衰弱者,偶尔在温度过低的室内亦可发生,饥饿、疲劳和酒后更易诱发本病。寒冷刺激交感神经使体表血管收缩以保持体温,同时通过运动神经增加肌肉张力和抖动来产生热量,但增加热量是有限的,大约高于安静时的40%60%。寒冷使心排出量和耗氧量增加,在5℃的环境中,其耗氧量增加3倍,心排出量增加95%。寒冷影响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工作效率,寒冷使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称为低温,低温影响脑和心功能,并妨碍葡萄糖等的代谢;当体温在26℃33℃时,寒冷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跳减慢和心率失常;17℃26℃时,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氧释放减少,使组织缺氧;12℃时,细胞膜钠通道阻断,使钠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肌纤维无应激反应,并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麻痹、周围血管麻痹、扩张而导致失热,引起体温进一步下降。

  小结

  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人体多种疾病的诱发都与气象条件的变化、大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人类生活在大气环境中,无时不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因此,利用天气气候及其气象因素的变化与人体某些疾病的关系,研究特殊气象条件下对疾病的发生、加重或缓解以及疾病形成的病理机制,依据天气变化规律预报未来大气环境给人们带来各种疾病的倾向意识,提醒人们以适应和调节不同环境下的气候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使身体免受恶劣气候变化的侵害,意义深远。此项工作仅仅是开始,还需要不断积累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以服务于大众。本文的真实发布时间与本贴发布时间可能不一致,请留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象要素与疾病的初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