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 先谢谢各位! 小弟及需要一份 避雷针的产品说明书 或者 安装说明书 等 此类文件 ! 希望大家可以帮我找一份 !
谢谢! 提前放电避雷针 型号 什么都不要求 ! 谢谢 谢谢万分感谢 一定要帮我找!
网站首页就有啊
[em01][em01][em01][em01]
拥有超过40年丰富经验和一支强大的由法国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工程师队伍,使INDELEC("易敌雷")成为雷电保护装置的专家。不论在法国以至全世界各地,PREVECTRON® 防雷器经过数十年势不可挡的成功,INDELEC目前正全力推出其最新研究成果:PREVECTRON (第二代)。(以下称PREVECTRON® 2)。它广泛应用于户外直击雷防护工程中。
1. 它是如何动作的
当雷暴来临时,所产生的能量是相当巨大的(每米达到几于伏)、PREVECTR0N® 2旱期预放电防雷器的空气终端从自然界的电场中吸收能量,下端能量收集电极把电能量贮存在触发装置内,每当闪电发生前,场强度会迅递
增,邑当贮存的能量达到某一水平,空终端便会把信息输送往电触发装置,在空气终端的尖端便会产生火花,并使尖端周围的空气高子化、形成尖端放电现象。
2. 产品系列
PREVECTRON® 2共与五种型号。其中每种型号由不锈钢中央收集杆、电极和盒组成,适合于腐蚀性环境,对应于不同的保护半径每种型号分别具有其不同性能的特征。
3. 产品结构简介
PREVECTRON® 2早期预放电防雷器的空气终端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4 . 原理
在空气终端的尖端的离子化可被表征为:
●
控制离子的释放:
PREVECTRON® 2的触发装置容许离子在极短的时间内放电、触发系统极度的准确性意味着离了可在极淮确的时间被释放、换句话说,在主闪电发生前的刹那间。
● C0RONA效应的触发:
大量初始电子的存在,连同迅速增强的电场令自然的CORONA效应触发时间减少。
● 预期上引放电通道:
PREVECTR0N® 2被设计成从真尖端产主一预期上引放电通道,并早于那些邻近高点产生,这就表示着PREVECTR0N® 2成为了在其保护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一点。在实验室测量时,这个触发时间的提前时间被定义为△T,代表了与传统避雷针比较起来,PREVECTRON® 2具有更好的接闪性能。
5. 优点
●
具有种类繁多的保护半径供不同型号选择。
●
更有效性。
●
完全主动式系统,仅当有闪电预兆时,才自我激活。
●
永久与大地连接,能提高安全栏,
●
完全可靠,经过白C.N.R.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进行的高压实验室测试和由C.E.A.(洁国原子能委
员会)进行的在真正闪电条件下测试:
6. 安全标准测试
从产品的开发初期,PREVECTRON® 2预放电防雷器就已经接受了法国著名高压实验室的测试:法国Renardieres电气室中心和位于Bazet的CEDIVER实验室。在产品发展过程中,这些测试早已证明了其优秀的防高电压、高电流冲击的(6KV以上)特性。防雷器的有效性也可由以下得到阐明,在同等测试条件下,与传统避雷针放电相比,PREVECTRON® 2高电压放电时间可提前几十微秒,
当PREVECTRON® 2进行上述的测试后,证明它的效果符合法国国家标准NF C I7-102的要求。C.N.R.S.的科学家们继续测量着每个型号的技术规格[ T]并都给予PREVECTR0N 2以法国标准资格认证,(见INDELEC数据表:PREVECTR0N 实验室效果评估)。
7. 研究与开发
INDELEC是全球唯一对其产品在真正闪电的情况下进行测量的公司,并且已经进行了多年。这些测试是由来自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专家来进行的,提供了大量有建设性的资料,测试是在美国佛罗里达的Camp Blanding和法国Saint Privat d'Allier进行的。
其中一些重要的发现有:
●PREVECTRON®
效果程度的描述是经过测量,比较几个空气终端尖端的活动
而获得的。
●详细列明PREVECTRON®
的触发系统能确实运作。
●通过分析一个进行了数次闪电冲击的PREVEcTR0N 防雷器证实了它抵挡在
真正闪电放电时的能力。[在实验中心所进行的测试是在真实闪电情况下进行的。
●围绕着PREVECTRON 进行的科学研究,激励我们将许多新的发展技术应用
于易敌雷主动式防雷器产品之中。
8. 保护半径的计算方法
8.1启动抢先时间△Т及其数据
设
易敌雷主动式防雷器的提前放电(E.S.E)由它的启动抢先时间△Т来表征。这个时间△Т是经过科学评估测试后而获得的数据。根据测试结果及法国国家标准NFC17-102,易敌雷型号的△Т数据见《提前先导时间△T及产品重量》
8.2保护半径的计算方法
安装高度h被定义为防雷器顶端距离穿过被保护单元顶部的水平面的高度。
保护半径Rp是安装高度为h的被保护平面上的防雷器对应的保护半径。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www.asp.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