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连续阴雨后上海“怪夏”进入狂躁期,昨致7人身亡 [打印本页]

作者: 高乐高    时间: 2009-8-20 09:11
标题: 连续阴雨后上海“怪夏”进入狂躁期,昨致7人身亡
    上海19日再次遭遇高温、雷电、暴雨“三警齐发”的天气,日最高气温越过了“高温线”。这已是上海今年出现的第16个高温日。午后局部地区出现雷阵雨,吴淞口附近出现了7级至9级的雷雨大风。宝山地区有一位55岁的男子遭雷击不幸身亡。    上海中心气象台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上海19日再次出现了高温天气,市区徐家汇地区的最高气温达到35.5℃。这是今年第16个高温日。气象台9时55分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这一波高温天气还将持续2天至3天,最高气温将达35℃至36℃。
    今天起至本周日,本市仍以多云转雷阵雨天气为主,雷暴天气高发。周六起气温逐渐下跌,高温天将暂告一段落。
上海“怪夏”狂躁期症状图解:上午暴热下午暴雨
京沪高铁工地龙门塔吊风雨中被“同伴”撞倒
■事发嘉定,已造成四死三伤 ■工人反映该工地管理粗放,今年以来因雨天导致事故死7人
□记者 罗剑华
    晨报讯 昨晚6时前后,嘉定区金沙江西路近星华路南侧的京沪高铁六标十工区发生一起施工事故,一部正在拼装调试的10吨级龙门塔吊,在大雨劲风中倒塌。截至昨夜11时,已证实事故造成四死三伤的严重后果。
    事发现场位于金沙江西路小张泾桥南侧约300米处的在建工地内。昨夜9时,记者进入工地看到,在民警和治安协管人员布置的警戒线内,一部长约30米的龙门吊横梁躺倒在地。从横梁两侧已经扭曲的连接件和散落的钢构可以看出,之前它曾经从高处坠落。知情者称,这部龙门塔吊是最近刚刚拼装的,主要用途是将附近预制件工厂生产的高架横梁吊运至堆场和附近的京沪高铁工地使用。但事发前,该龙门吊尚未完成拼装调试,所以这起事故并非简单因为超载、负重等原因而导致。“它是被旁边的一部小吊车撞倒的”,李井宝是工地附近一间杂货店的老板,他向记者透露,大约是在晚上6时前后,这部龙门塔吊东侧的另一部龙门吊好像在滑轨上没有固定,结果被一阵大风吹动,于是在向西侧滑动过程中撞上了西侧的这部龙门塔吊。“当时有不少工人在上面的驾驶室里躲雨,所以发现出问题了也没地方逃”,李井宝说,被砸死的四名工人平时都是他的客户,江苏人。另一些工人在之前开始下雨时已经离开塔吊到地面避雨,因此侥幸躲过了一劫。
    虽然事发后,主管部门已经连夜到场调查事故原因。不过,附近的不少农民工对京沪高铁工地上的粗放型管理还是颇有微词,“包括这次,今年这里的工地已经死了七个人,前几次也是因为下雨,地面积水,然后电焊工人违规作业被电击致死的。”知情者告诉记者,由于京沪高铁的施工进度要求很紧,所以项目管理方对施工安全的重视明显不够。就拿这次塔吊倒塌事故为例,如果是管理严格的工地,相信在雷暴雨大风的天气下,是不可能让工人高空作业的。
真华路围墙“弱不禁风”倒塌,路过母女不幸身亡
■母亲是小学教师,女儿即将读高三 ■宝山罗店一工人施工时遭雷击身亡
□晨报记者 赵磊 实习生 沈怡婷
    昨天下午5时10分许,本市部分地区天降大雨,同时大风持续不停并电闪雷鸣,位于真华路950号以南近新村路口的一段长50米左右、高3米的工地围墙突然倒塌,正巧路过这里的一对母女不幸被倒下的围墙压中,随后被接报赶到消防队员救起,120救护车随即将两人送往同济医院急救。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施救,至记者发稿时,被压母女中的母亲已被医生宣布死亡,其女儿也已受伤过重导致“脑死亡”。路经现场附近的市民回忆称,事发时风大雨大,围墙倒塌可能与风雨有关,但围墙本身修筑肯定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么厚的墙,怎么就这么‘弱不禁风’。”
    据了解,母亲42岁,是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女儿18岁,在今年开学后读高三,准备备战明年高考。
    记者从负责抢救的医生处了解到,该名母亲颅脑重度损伤,被送入医院时已停止心跳呼吸,医生并未放弃,尽管全力抢救,但仍旧无力回天。女孩被送进医院时,呼吸极不规律,血压很低。医生边抢救边通过B超发现,女孩有严重气胸,多处肋骨骨折,骨盆骨折,终因伤势过重致脑死亡。
    而昨天下午4时20分许,一名正在宝山罗店镇石太路1833号附近施工工人遭雷击致死。
    目击者表示,事发地位于该镇天平村一条正在整修的马路上。这名工人55岁,为江苏籍来沪务工人员,当时正与一名工友一起整修小马路。在一阵雷声响起后,男子突然倒下不省人事,身上焦黑一片。120救护车接报后曾立即赶到现场,经检查男子已气息心跳全无。而其工友侥幸捡回一命,不过腿部也被击伤,后前往附近医院治疗。目击者表示,当时男子所处位置地势较为宽阔,无遮挡物,而事发时天上并未下雨,只有响雷,不想该男子却遭此横祸。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www.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