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秋高气爽走八闽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6 17:17
标题: 秋高气爽走八闽
计划十一期间自驾车广东-福建七日游,有同行或当地的吗?
作者: 焱    时间: 2003-9-26 17:19
哇!有车就是方便!
到不到阳朔?也许可以碰到哦。^^
作者: 电不死    时间: 2003-9-26 17:21
我也到阳朔!!!
作者: 焱    时间: 2003-9-26 17:22
好呀!
我们去西街糜烂去!
嘿嘿嘿,没钱吃饭还可以把你蒸了吃香喷喷的猪肉~^O^
作者: 电不死    时间: 2003-9-26 17:26
闪!!!
要我送肉上门,哼~~~~~~~~~~~~~~~
作者: 焱    时间: 2003-9-26 17:29
这叫物尽其用。^^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03-9-26 17:49
胡子怎么不和richard他们一起去玩啊?是不是去过了?

有车就是方便!在广东就是好!55555


作者: 拔刀    时间: 2003-9-26 20:30
羡慕..................
作者: zengkui    时间: 2003-9-26 20:50
哈哈,现在大家都在打小猪猪的主意了,,,看样子。。。。。。
呵呵,我也要趁火打劫了
作者: 拔刀    时间: 2003-9-26 20:55
别忘了给我留个猪耳朵
作者: zengkui    时间: 2003-9-26 22:44
9494,羡慕!!!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03-9-27 08:54
胡子哪天出发?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09:24
30号吧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03-9-27 09:30
现在有多少人参加啊?

我都快郁闷SS了,刚才打电话问人力资源部,他们竟说我今年没有假期了......55555票都买好了,家是一定要回的,如果真没假了,只能在家呆三天就要往回赶:((


作者: 焱    时间: 2003-9-27 09:37
下面引用由sunshine2003/09/27 09:30am 发表的内容:
我都快郁闷SS了,刚才打电话问人力资源部,他们竟说我今年没有假期了......55555票都买好了,家是一定要回的,如果真没假了,只能在家呆三天就要往回赶:((
怎么会?看来你只有指望明年了。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03-9-27 11:41
不行!走的票都拿到了,无论如何要回去,哪怕在家只呆三天,为了陪陪爸妈也再所不惜!
作者: 焱    时间: 2003-9-27 12:01
那你怎么回来?
票能订到吗?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08
福建永春县城的五里老街,号称5里,实际约2里长。解放前曾经是县里最热闹的地方,商业中心,也是有钱人住的地方。解放后,随着划分成分和公私合营,这里的富人逐渐没落了,但是老街依然存在。最近,永春县政府已经开始考虑怎样保护这条老街。

老街所有的房子,都搭有街牌(我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名字,就像厦门的街道那样,下雨不怕的那种),一楼一般是开店的,二楼则是老板的家。现在,过去的老板大多已经不在了,店也没剩几家了,即使有,也都是新开的。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09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1/100/2001020232.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11
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北大约10多公里的东平乡东美村,有一座闽南罕见的长廊屋盖梁式桥——东关桥。东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15(1145)年,历代均有重建,现存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复建,1929年重修。东关桥保留了宋代桥梁建筑特点,长85米,宽5米,木石结构,大墩五孔,桥墩为叠石干砌而成,下卧松木,古称“睡木沉基”。墩上叠三层巨石,上承桥梁,每孔桥由长16-18米的22根杉木为梁,分两层铺架。梁以上部分为木结构,桥上有桥屋26间,木架砖墙、青瓦屋顶。清乾隆时曾设东关塘,派5兵士驻守。
——摘自《游福建便览图册》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03-9-27 12:12
下面引用由2003/09/27 12:01pm 发表的内容:
那你怎么回来?
票能订到吗?

还不知道呢,头儿开会去了,下午来了再商量一下,争取能延长一天时间,时间定了才能再去想票的问题:((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12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1/100/242.g.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13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1/100/2424.g.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17
福建-永定客家民居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17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180/18055/18055_1047051900.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21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116/11624/11624_1047308994.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22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180/18055/18055_1047049629.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25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180/18055/18055_1047318181.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30
厦门薄饼,以冬笋、豌豆、豆干、扁鱼干油酥、肉丁、海蛎、红萝卜、高丽菜、蒜、酥海苔、芫荽、厦门辣椒酱、薄饼皮等为主料。吃起来脆嫩甘美,醇香可口。
春节前后,正是厦门人包薄饼的最佳时节,不做可要流口水了。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34
让人流口水的东东

厦门面線糊 系以蝦、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与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爛,之功效。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血或豬血,或切一些豬腸放入面線糊中煮炖,使油脂融入其中,豬腸也爛熟好吃,再配上油條,炸蔥花,胡椒末作為調味,味道更為濃烈可口。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37
“厦门面线”现在一些南方大城市内的超级市场也有包装好的成品出售呀。特点是极其幼细,很容易煮熟,但若要好吃,配料一定要如厦门菜烹调那样佐以各种美味辅料,如鲜美的海鱼汤、鱼肉、猪肠等等,吃时再撒点胡椒粉、葱花,非常美味!俺以前到厦门出差时,当地客户经常请俺到鹭江宾馆旁边那条小马路上的海鲜馆吃饭,俺每次必点面线糊,或者是海鲜粥,美味简直天下无双!现在想起来都猛吞口水呀!!
作者: 焱    时间: 2003-9-27 12:38
我最喜欢吃这种东西了!
那边的建筑好象以圆形为主啊?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41
思明北路与大同路交叉路口有一家花生汤店,花生汤很不错!
厦门小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炒米粉和海蛎煎。穷学生时家里寄来的钱全部变成伙食费,好象还吃不饱(长身体和每天踢足球)。除了学生饭堂外,5毛或一块钱一碟的炒米粉和海蛎煎就是我们的美食了。十几年后重游厦门时,首先到的是学校门口,看看小吃店的老板娘还在不在,听说她移民了,还很遗憾。坐在饭店里,一定点的就是炒米粉和海蛎煎。
厦门鼓浪屿馅饼也很出名,大家不妨试试。
在中山路的“黄则和花生汤店”只花了不到20元,就品尝了近10种美食。希望坛子里的朋友去厦门一定别错过
我对厦门的海有着特殊的感觉,它和我所看到的其他地方的海滩不同,(尤其在傍晚时分)它的平静中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43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90/9041/9041_1052062782.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47
“土笋冻”是一首歌

  我到厦门,厦门人特别向我推荐“土笋冻”,把它列为厦门第一风味小吃。我到泉州、漳州,泉州人和漳州人虽没有把“土笋冻”列为第一小吃向我推荐,却也名列当地著名小吃的前茅。而且,这三地的人士,在向我介绍“土笋冻”时都应了“谁不说咱家乡好”这句话,把本地做的“土笋冻”说成是闽南第一,别地的只能屈居第二,倒叫我一时无所适从了。
  “土笋冻”是个什么东西,竟让闽南人如此酷爱?最初,顾名思义,我以为,既有“土”字又有“笋”字,"土笋冻"必是用山上长的什么植物做的。后来方知大谬。这“土笋”原是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学名叫做“星虫”的一种环节软体动物。其外形粗陋,颜色黑褐,粗者如食指,细者似稻茎,约有拇指长短,还拖着一条长有一二寸,细如火柴梗、伸缩自如的“尾巴”。“土笋冻”就是用这东西做成。据我所知,全国沿海还没见过什么地方用“土笋”做成的小吃。那这“土笋冻”又属中华小吃中的独苗了。尽管厦门人和泉州人都说他们的“土笋冻”最好,我还是把“最好”给了漳州,并且认为最正宗名气也最大的要数漳州所辖龙海市的浮宫镇,那里居然还有一个生产“土笋冻”的专业村——霞郭村。村里所做的“土笋冻”色、香、味俱佳,不少村民就靠“土笋冻”发家致富。我跑到浮宫镇去探寻究竟,没想到镇里的书记林亚佑居然也是大行家。他不是浮宫本地人,谈起“土笋冻”却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他说,因为浮宫镇紧靠九龙江,又处在漳州市区与九龙江入海口的中间地带,淡咸两水在这里交汇的时间最长,沿江的滩涂又多是泥沙各半,浮游生物丰富,土质松软。浮宫沿江一带野生的"土笋"也就特别肥美,当地的百姓就把挖"土笋"当作一项副业来抓。
  他又说,土笋也不是只有“土笋冻”一种吃法,还可以煮汤、炒食,又可以跟洋参、瘦肉一起煲来做药膳那“土笋"相当于冬虫夏草,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如此看来,这“土笋”不管怎么吃,都于身体大有裨益了。
  我又找到霞郭村的一位名叫郭香水的“土笋冻”专业户向她请教。这是一位中年妇女,她说,做“土笋冻”也很简单,先把土笋泡在水里,让它吐出肚里的泥浆,再铺在石板上碾压破肚,洗去肚里残余的泥浆杂质,然后加水在锅里猛火旺烧,只需滚沸两三分钟就成。经过泡、压、煮三道工序,最后,便是舀起倒入事先备好的模具中冷却成型。从前到了大热天,“土笋冻”不好结冻,现在有了冰箱,大热天也可以做,一年四季便都有“土笋冻”吃。直径一寸多、厚约半寸的“土笋冻”成品,批发价一个卖三角钱,平常一天做几千个,最多一天做一万多个,都是由外地来的商贩批量买走。我听着不由又惊又喜,惊的是她这里的“土笋冻”一个只卖三角,怎么到了城里的小吃摊就卖一元,酒楼里就要几元一个了?喜的是像她这样一天几千上万地卖,肯定要发财了。另外,我也不由对祖宗生出由衷地崇敬。咱们的老祖宗怎么想出的这个法门,把丑陋的土笋做成这种富于营养的美食?真够聪明。
  午饭就在浮宫进餐,就吃“土笋冻”。那小小的“土笋冻”个个颜色白润晶莹剔透,沾点芥末酱醋来吃清香软嫩,滑溜爽口。再吃“土笋”煮汤,只加一点姜丝、粗盐,又是原汁原味,清甜适口。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厦门人、泉州人酷爱推崇“土笋冻”的缘由了。主人便自豪地说:“土笋冻讲究一个鲜字,要吃这样的鲜味,也只有到我们浮宫才行。”闽南厦、泉、漳一带旅居海外的乡亲很多,“土笋冻”在海外便同样享有盛名。他们回乡探亲,必定要吃一回“土笋冻”。那当然是“土笋冻”不但好吃,还可慰藉思乡之情的缘故。闽南人有一首用闽南语唱的名叫《哇,土笋冻》的歌曲,歌中唱道:“土笋冻呀土笋冻,最最好吃真正港(正宗),天脚(底)下,笼(全)都真稀罕,独独咱家乡出这项。”“酸醋芥末莞荽香,鸡鸭鱼肉阮(我)都无稀罕,特别爱咱家乡土笋冻,哇、哇,想做土笋冻。”
  “土笋冻”,就是一首感情的歌。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7 12:50
在談閩南小吃之前,我們首先要提到閩南古老的街道,這種街道非常的特別,道路并不太寬,道路兩旁是三層的建筑物,沿街延伸。建筑物的第一層是店面,上兩層是住宅,店的面積不大,也就十几平方米,第一層的店面向內凹進,閩南人稱其為“路腳基”,“路腳基”上鋪著上好的磚石,總是被打掃得一塵不染,下雨的時候可以為行人擋雨,日晒的時候可以為行人遮日,這種獨有的風景也同樣代表著一種獨有的文化,讓人看到歷史久遠的文明與滄桑,這種街道獨有的文化與實惠又讓許多閩南人對其充滿了獨有的情感,以至于當有些古老的街道被改造成千篇一律的大馬路時,有多少熟知這段歷史的人們為此嘆息。這樣的街道總是最繁華的商業區,寸土寸金。街道兩旁的店鋪有賣時裝的、工藝品的,還有各種精品店、專賣店、書店、小吃店和很現代的美式快餐店。這一切都排列有序,仿佛已經為行人考慮得非常得體,逛完商店再吃點小吃,而后繼續去尋找你想要的東西,如在自家門外一樣隨意。

各老字號小吃店也集中在這些古老的街道中,尤如老北京的全聚德烤鴨店和天律的狗不理包子店一樣,廈門的“新南軒”和“好清香”在閩南也是無人不曉,想吃正宗的小吃就必須到這些老字號去。這些老字號除了其口味的正宗外,還有其品種的齊全,另外價格便宜更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盤拌面才1~2元錢,一碗沙茶面也只需2~3元錢,總之,小吃的量并不很大,每份1~4元不等,即使胃口不大的人也能一次吃上兩份不同的品種,三兩個人花十元左右就能吃得很好。在眾多的閩南小吃中,最具特色的要屬土筍凍,那是一種用海沙泥中的小虫制成的膠制品,形狀如小碗,直徑約一寸長左右,制好后放在保溫瓶中用冰冷藏,吃時取出,加上蒜茸辣醬、芥茉、香菜、糖醋蘿卜(特制),用牙簽叉著吃,芥茉放少了不夠香,吃多了又沖鼻子,直把眼淚逼出來,吃上一次,便永生難忘。再說燒肉棕,先把糯米在水中浸泡數小時,而后放入有油的炒鍋中炒片刻,炒時加入醬油等調料,用棕葉包時再加入紅燒肉、蓮子、半片咸鴨蛋,然后放在蒸籠內蒸熟即可,吃時放上閩南特制的辣醬,這種肉棕我不說你都可以想象它的香味。在這些小吃當中,我們特地把土筍凍和燒肉棕介紹給你,是因為一曲閩南民歌“土筍凍”早已把它唱遍了全國,鄧麗君一曲高歌“燒肉棕”也把它唱遍了東南亞,這也許就是飲食文化的魅力所在。


作者: richard    时间: 2003-9-27 13:16
胡子,回来后将路线图给我一份。明年5。1我们(ASP、ERICYU、傻子西瓜)开车去福建。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9 09:38
田螺坑土楼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遗”申报点之一,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土楼群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下,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山脚仰视,则像布达拉宫雄居山腰傲视人间。田螺坑土楼群的精美建筑组合,构成人文与自然巧妙之成的绝景,给人强烈的观赏冲击,令人叹为观止。
 该景区距漳州市区98公里,距南靖县城60公里,可从漳州西客站乘车前往,门票20元。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9 09:39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181/18112/18112_1064245435.jpg
作者: 浮云    时间: 2003-9-29 10:17
客家土楼……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29 12:17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181/18112/18112_1064324821.jpg
作者: 指环    时间: 2003-9-29 16:13
[这个贴子最后由指环在 2003/09/29 04:15pm 第 1 次编辑]

这是我去年的路线,看看吧~~~


   我们给这次出行取了个很冠冕堂皇的名字——闽西寻根访古游。不知是因为旅途的疲劳还是因为突然回到了城市的繁华,访古时的万千感慨突然化作一缕叹息变得恍惚不知所踪。依稀不远处培田的袅袅炊烟,渐渐升起又散开,前世解不开的情结化不开的恩怨就此弥散。回到深圳,仿佛隔世未了的尘缘,应该记住与应该忘记的全部随都市耀眼的霓虹灯光瞬间燃成了灰烬。
   以下只是在的旅途上颠簸的一些歪歪斜斜的文字,整理一下,以为攻略。

第一天
线路:深圳——惠州——河源——梅州——上杭——永定。我们走错了一段,应该到了梅州走大埔——永定,可以省去百公里的路程。
食宿:住永定宾馆,标准间160,记住要还价。
   下午车行到梅县一个叫车陂的地方,路旁有一种叫“仙人‘米反’”(米反是一个字,我打不出来)的东东卖,特地下车探其究竟,原来是一种像龟苓膏一样食品,清凉解暑,据说是用草药熬制,一元一盒(饭盒),一口下去凉彻心肺!好不舒爽!!
   永定当地最有名的是芋头包和牛肉丸。芋头包的外皮用芋头和木薯粉做成,内裹肉馅,吃起来有一点像肉馅汤圆。晚餐在永定的美食一条街,吃一种当地的“银鱼”,长得就象是鲶鱼,不过肉质鲜美,不可不试。

注意事项:吃饭前不仅要问好价格,还要问清楚收不收加工费,否则30块一条的鱼结账时变成了40,答曰加工费,并称:“我们这里就是这样!”那意思你不给走着瞧!

第二天
线路:永定——湖坑——田螺坑——适中镇——龙岩市
食宿:住闽西宾馆,标准间160。
午餐安排在了田螺坑的“五朵金花”,吃当地的客家菜,记住一定要吃当地的鲜笋酸菜,味道鲜美至极,足以让我难忘终生啊!当地有一种古怪的鸭子,眼睛周围有一圈仿佛相思豆镶成的红圈,身披黑色长袍,背有幽蓝色羽毛,腿极短,走起路来很有将军风度。嘿嘿,煲成汤的味道也很好噢!!
宵夜在繁华的龙岩市区,极其便宜,最贵的菜不过8块!味道也不错。
   看客家围屋,振成楼、承启楼、五朵金花为必看,三者各有过人之处。振成楼以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而取胜。五朵金花则以上观极似盛开的鲜花,平视号称布达拉宫,构思巧妙而声名大噪。
   “景在路上”说得一点也不为过,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在去湖坑途中经过一个叫“大溪”的村庄,远远看见两座四方土楼,一条清澈小溪自在门前流过。我们在古意盎然的林荫道下拍照,路过的阿婆邀请我们去她家喝茶,得知面前的一座土楼就是她家我们欣然前往。土楼已经人去楼空,老人说年轻一代都已去了厦门,自己住在旁边的一座新楼里。土楼年久失修,结了很多蜘蛛网。无意中发现好几本尘封的医学笔记,打开,仿佛看见一位年轻的赤脚医生对我娓娓道来。临走时掏出10 块钱,阿婆死活追出几百米说什么也不收!哎——阿婆姓巫,已经81岁。
   田螺坑的“五朵金花”其实年代并不久远,最晚建于70年代。其中有一座两万座土楼群中唯一的椭圆形建筑,名曰“文昌楼”。该楼建于1966年,最高一层有用木板搭建的阳台,夜晚乘风纳凉。
   我们在田螺坑遇到一位仙女,皮肤吹弹指破,美目红唇,顾盼生辉,没想到没想到啊!可惜美女已到漳州工作,很少回来了。虽没有攻略到她的私人电话,但我偷来了她和人一样美丽的名字——“黄银珠”。嘿嘿,有眼福啊!!

注意事项:去振成楼找一位叫李启富的15岁男孩,给他一些好处费,可免门票(40 块一张呀)。他家住在振成楼停车场处的“环兴楼”。

第三、四天
线路:龙岩市——连城(冠豸山)——培田古村
食宿:晚餐赶到了培田,吃当地的豆腐干,喝走地鸡汤。对酒当歌,啤酒猛灌了一通!当地人不接待住宿,到唯一可住宿的地方“南山书院”时连厨房都已被霸占。不过听说南山书院的管理处已经三个月没住过人,房间异味浓郁,熏得人难以入睡。嘿嘿,我们准备充分,搭起帐篷安家落草。
   在培田的一天一夜让我终生难忘,当夜繁星点点,皓月当空。古朴的村落正放映一场古老的电影,八十年代拍的聊斋里的凄美爱情故事。看着身着古装的人物,身处宋代流传下来的古老村庄,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穿过时光隧道回到远古还是从远古来到了今天。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把酒话桑麻吧!
   最有福的,我们赶上第二天妈祖娘娘的生日(农历3月23日,村民说今年的日子不好,将日子提前一天,有福啊!)当天的电影是村民为了庆贺妈祖生日自己集资的。村口的小桥旁在放烟花,映照着澄澈的夜空格外美丽。天后宫有人正调试各种乐器,村民介绍,这种演奏形式当地叫“十方”,取自十种乐器的合凑。
   第二天早起拍日出。站在山头远望古村,青色屋顶,四处飞檐,还有数屡炊烟袅袅不息。进得古屋,雕梁画栋,大户风范一览无余。可惜我怎么也数不出“九进十八井”来。客家人重视教育,村民大都读书识字。村里最好的建筑莫过于学校,就是厕所,都是学校的最好!收帐篷时孩子们在一旁羡慕不已,围着我阿姨阿姨叫个不停,一再挽留我们再住一晚。当我举起相机给他们拍照时更是开心,立刻站好了队大大方方让我拍照。
   在一小铺旁买东西时身后又有人叫阿姨好,回头一看是个小小女孩,水灵灵的大眼睛可爱至极,谋杀了我好多胶卷。抱着她不肯放手,真想把她带回家啊!她叫“静玲”,心目中的小精灵。

注意事项:大家千万别在“进士第”餐馆就餐,老板太黑。还是去南山书院找管理处吧,价格公道,味道也好。
   冠豸山景色一般,五一时大赚黑心钱,更与众不同的,售票处设在半山腰处(害得我还一时窃喜,以为不收门票),门票60,船票13-18元不等,爬了山还必须坐船,否则你就远路返回吧!

第四天
线路:培田——长汀
食宿:长汀宾馆,标准间138元,要讲价。大家可以考虑别的宾馆,实在是不咋的。
晚餐可在三元阁的城楼上尝尝当地河鲜,小鱼干和河虾。至于当地著名的河田鸡味道比之想象相差甚远。
   长汀古城的名气远胜过景色,只见到城墙一段(修复的),妈祖庙一间(全新的),倒是瑾江边古城上的古樟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天
线路:长汀——瑞金——赣州
食宿:住赣州东阳山大酒店,标准间110元,要讲价。考虑别的宾馆更好。
晚餐去了当地有名的五洲大酒店,菜式一般。值得一提的是该酒店每晚8:30后有十元自助餐,品种繁多。看的我们大叫后悔,半小时前为什么不勒紧该死的呱呱叫的饿肚!
   红都瑞金瞻仰了一下毛主席的红井,也就是当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在毛主席的故居前有一棵历经700年风雨的大樟树,看尽烽火岁月的沧桑与世间轮回!
   赣州最值得一去的地方要书“通天岩”,号称“江南第一石窟”。盘山而上,处处鸟语花香,山体空气清新,山外阳光普照,而山中浓荫庇护。石崖上很多唐至清代的磨崖石刻,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完善而斑驳陆离了,苍苍古意随山风吹得人心碎如风化的石崖纷纷剥落。

第六天
线路:赣州——小武当山——连平——河源——惠州——深圳
   这条线路可以游游江西与广东交界处小武当山。山势奇特,山峰秀丽。可惜我们一月前曾特地到此一游,还感慨这么快就旧地重游,实在是人生不可预测之太多太多!

小结:此番寻根访古,果然不虚此行!土楼不可不看,培田不可不去!闽西民风纯朴,而到了冠豸山一带,可能风景区开发的久了,人也变得油滑了很多。一路走来,福建人民积极指路,有一摩托仔,说到听的人都已明白,车也滑行了数米,没想到他弃了自己吃饭的宝贝快步追来,就怕自己表达的还不到位!好人呐!
   此线最适合自驾,因为景点之间路途遥远,且山路难行,各景点之间互不通车,胡乱搭车浪费许多时间。


作者: 焱    时间: 2003-9-29 19:35
哇!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30 10:17
http://www.4wdcn.com/UploadFile/200371920173785328.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30 10:18
http://www.4wdcn.com/uploadfile/200358163040875.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30 10:20
http://www.4wdcn.com/UploadFile/20039423281836707.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30 10:21
http://www.4wdcn.com/UploadFile/2003928133285650.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30 10:22
http://www.4wdcn.com/UploadFile/2003928123669897.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30 11:27
永定客家土楼
http://www.earth-building.com/

引用:http://www.sz-travel.com/wonderful/page/103.htm
永定客家土楼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展、创新。它在永定起源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并于元末明初以后辐射到周边地区,至今仍然发挥它的作用。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奇葩。它在永定起源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并于元末明初以后辐射到周边地区,至今仍然发挥它的作用。永定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千姿百态、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于世。那数以成万计用生土夯筑而成的永定土楼,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令人陶醉。

它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迁徙到永定后将远古的中原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的特殊产物。永定客家土楼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防震、防火防潮、科暖夏闵等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作为世界奇观、神秘的东方古城堡,它形象地、全面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展示了客家人坚韧不拨、开拓进取、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的精神,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永定客家土楼现存二万多座,遍布每个乡村,其中占地200平方米以上、高三层以上的土楼占80%以上。几乎每个较大的村庄有由千姿百态的土楼组成的土楼群。这些土楼群依山偎翠、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客家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永定客家土楼布局合理,与黄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筑极为相似 从外部环境来看,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楼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楼址忌逆势,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后低,忌正对山坑(以免冲射);楼址后山较高,则楼建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既可避风防潮,又能使楼、山配置和谐。既依据上述3个方面选择楼址,又善于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构筑形式多样的土楼,乃至发展为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蔚为壮观、颇具山区建筑特色的土楼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楼群。 这些讲究,无疑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与中原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永定客家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3个特点:

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
*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

土楼楹联数以万计,对仗工整,意境深邃,催人奋进。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的主题,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观、道德观、文化观和家族意识、民系意识。

—每座规模较大的土楼都有学堂,或建于楼内,或建于楼侧,反映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风尚。

— 祖堂处于全楼的核心地位。楼楼都有用于宗教议事、婚丧喜庆、会客、宴请或举办其他大型活动的祖堂(主厅)。

—— 永定客家土楼有十分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它与建筑学、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军事学、民俗学、民族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宗教学、风水学、文学、美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每座土楼,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永定县是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30 11:29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6/624/624_1045189448.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9-30 11:30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upload/6/624/624_1045189762.jpg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7 16:50
已经平安回来,明天上片。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10-7 17:10
好好好,等着看PP,这下大伙都要回来了,肯定有好多文章和PP上来,等待ing
作者: 拔刀    时间: 2003-10-7 19:55
期待ING !
作者: richard    时间: 2003-10-9 10:14
胡子,把路线图交出来。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9 10:33
第一站:厦门
鼓浪屿海边的环岛高速
作者: 湖边一只牛    时间: 2003-10-9 11:11
hehe~~~~~大胡子,你的摄影水平很高哦,佩服佩服!!!!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9 11:21
第二站:集美
龙舟竞赛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9 11:37
中国队--加油!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9 11:48
有时候后期制作也挺重要的。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9 12:04
这是人家春天去的,不是我拍的。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9 12:21
俺也有,后面慢慢上,谁指正。
作者: 拔刀    时间: 2003-10-9 20:41
羡慕~~~~~~~~~~~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0 09:13
厦门真的很美:
住:厦门大学白城亲戚家,三间屋子都是面朝大海,秋高气爽,点火煮饭
吃:大吃、小吃有人请
游:厦大的海滩和大梅沙一样,都是FREE的,俺就在这PP中的地方游的晨泳,只是退潮时水有点黄。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3-10-10 10:41
呵呵,不象照片象油画。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0 10:45
没有经过任何PS,原片就这样,用的是富士100水货负片,10.8元/卷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3-10-10 10:53
大胡子:俺说的是‘非常蛊惑 ’发的那张。
作者: ASP    时间: 2003-10-10 11:28
那张的确的确非常的美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0 11:42
那张是别人拍的,这张是俺拍的,就是这地方在福建的南靖。
作者: richard    时间: 2003-10-10 11:51
好地方。好PP。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03-10-10 11:58
哦……………漂亮啊………………………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0 12:02
俺就住在这楼里,具体地名叫田螺湾。
旅途总结:
两个字:人少
三个字:人好少
四个字:人实在少
山区公路上夜半只有狼声,没有人声
住土楼除了鬼还是有鬼
不缺钱
太不缺钱了
真的没地儿花钱
狼只吃人,鬼只收安元
:)

作者: 焱    时间: 2003-10-11 12:50
PL!
作者: ydnz    时间: 2003-10-11 21:55
永定土楼就在我县,现正在申报世遗。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1 22:27
我拍的主要是在南靖,永定开发太过度了,没有南靖的美.
作者: 焱    时间: 2003-10-12 09:03
真是漂亮啊,中国太广阔了,好地方太多,要慢慢来啊。
作者: ydnz    时间: 2003-10-13 11:37
旅游区的开发与保护是很难把握,举个简单的例子,石阶小路与土楼群是最协调的,但却不如水泥公路来的方便,为把客家土楼推向外界,只好把大多的石阶小路变成了水泥公路,毕竟真正愿意徒步旅行的太少了。
作者: 飞扬    时间: 2003-10-13 14:20
10。1过的很郁闷北京是出也出不去哪哪都是人!唉~~悲哀啊!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4 18:04
迎着台湾海峡的风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4 18:05
还是集美的龙舟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4 18:14

I HAVE A DREAM,如果对面的台湾岛能像这风筝被俺拉回、、、、、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4 18:19
她一定能看到那一天的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4 18:23
到时俺们在这上面架一座桥、、、、、
作者: 焱    时间: 2003-10-14 22:00
好可爱。
作者: richard    时间: 2003-10-15 17:43
下面引用由大胡子2003/10/14 06:04pm 发表的内容:
迎着台湾海峡的风

靠在树上的是你太太吧?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03-10-15 18:23
有种剪影的效果
作者: richard    时间: 2003-10-16 09:25
胡子没回答。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6:39
理查:猜下了?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6:43
第三站:闽东
举世无双的卵石滩,最为奇妙的是那声音,每当海浪退却的那一刻所发出的声音胜过天上的仙乐!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6:45
MORE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6:48
再上张卵石滩,俺们还带了些回深圳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6:52
这里的沙滩足有十里长,兴奋得俺一脚油门下去,结果俺就知道了四驱的重要性了:(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6:54
友人的女儿声音巨好听,俺们都叫她小百灵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6:57
第四站:南靖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6:59
田螺湾这五座土楼人称五朵金花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7:02
五座各不相同,有圆的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7:04
有椭圆的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7:14
还有方的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7:20
当地人也叫它们为四菜一汤:)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3-10-16 17:25
周围山上满是熟了的柿子。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www.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