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这样防护卫星接收天线行吗? [打印本页]

作者: xjqxj雷电    时间: 2004-12-10 11:15
标题: 这样防护卫星接收天线行吗?
我这里刚接了个工程,村 村安装卫星接收天线并安装避雷针加以保护,不过遗憾的是资金原因没设计加装SPD.
画了个草图,不知有无漏洞?
作者: qpainn    时间: 2004-12-10 11:28
天线不能和针相连。天线和针的引下线要分开。就是共网不共线。要不然会出事的。
作者: xjqxj雷电    时间: 2004-12-10 11:36
等电位连接怎么会错??
作者: xs02556    时间: 2004-12-10 20:47
1.针不够粗;抗风力不够,圆钢直径应大于25mm;
2.针与天线距离大于3m.
3.引下线转欠处不能为直角,应为钝角;
4.接地电阻值小于等于10欧姆
5.接地体焊接处要进行防腐处理.
6.一般来说接地体埋深0.6m可以,垂直接地体间距2.5m或以上就符合规范要求;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11 13:55
呵呵。大概有以下几点建议。

1、避雷针细了点。1到2米的才用Φ16mm;要是你说的是从天面到避雷针的尖一共是3米高,避雷针在1到2米之间,那就没有问题了。不错从耐用的角度讲,还是再粗点好。引下线也一样。按标准Φ10mm是够了,但是还是用Φ12mm的好一点。结实。

2、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不到2倍半。也就是不够5米。最少也应该4米才行。不然就浪费了。接地埋深按60厘米设计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做80厘米的埋深,因为这样接地电阻要低下来不少。考虑考虑。

3、楼上说的到是不错。防腐啦、不拐直角弯啦等等。都不错的。要在施工的时候注意。但是——“天线不能和针相连。天线和针的引下线要分开。就是共网不共线。要不然会出事的。”——这句话就没有道理了。有曲解标准的嫌疑,你就不用听了。

呵呵。还有问题再讨论。


作者: qpainn    时间: 2004-12-11 15:28
不相信的话,就等着赔钱吧!楼上的你们做工程没!书本上的和实际的是不一样。实践出真理!
作者: qpainn    时间: 2004-12-11 15:31
好好的去理解一下GB50343-2004。
作者: 斯峰    时间: 2004-12-11 20:27
我觉得按照图那样做可以的.不是要考虑资金的问题的吗?
只要能防的住就可以了.谁能解释这样一定不行吗?给出理由?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12 11:22
先别发那么大火。

不相信的话,就等着赔钱吧!楼上的你们做工程没!书本上的和实际的是不一样。实践出真理!

——先不说做过没有做过工程。就当没做过。难道标准是扯淡?

好好的去理解一下GB50343-2004。

——请说第几条说避雷针不能安装在天线支撑杆上?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12 11:36
我相信。我们已经遭受一次实践证明了:接收机高频头、电视机被击坏报废了,电源、信号避雷器平安无事。
关键是卫星天线在天面上不与避雷针联。相连后遭受雷击从原理上也能讲通。

——这点东西并不能说明现在说的问题,因为可能的原因太多了。

OK。我可以找出我的依据。

依据GB 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第2.9.2条:“接收天线的竖杆(架)上应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

——难道不够清楚?难道不能在接收天线的竖杆(架)上安装避雷针?难道标准是扯淡的?……不要因为A问题的设计有问题就怀疑B问题的设计是错误的。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12 11:40
敬请qpainn、风雷剑两位提供接收天线的竖杆上安装不能避雷针的依据。原理。然后再讨论讨论怎样做更好。
作者: xjqxj雷电    时间: 2004-12-12 14:03
 非常感谢通天雷神以及各位的意见!
 材料的数量和规格是上级工程师定的,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欧,这样的单个小工程我今年要做318个,方案可不要出问题,那就麻烦啦。想推翻都不知如何建议?
 大家给出个主意。
作者: qpainn    时间: 2004-12-14 01:03
规范也有不妥的地方!有的规范和实际是脱钩的。

我相信。我们已经遭受一次实践证明了:接收机高频头、电视机被击坏报废了,电源、信号避雷器平安无事。
关键是卫星天线在天面上不与避雷针联。相连后遭受雷击从原理上也能讲通。

——这点东西并不能说明现在说的问题,因为可能的原因太多了。
这不能说明问题!那你怎样给甲方解释呢?
按照:天线不能和针相连。天线和针的引下线要分开。就是共网不共线。要不然会出事的。这也不违背规范的要求嘛!也减少了遭受雷击几率!做工程不出事重比出事好吧!反正也多花不了多少钱嘛!


作者: xjqxj雷电    时间: 2004-12-14 10:02
怎么感到概念越来越模糊。。。。。。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14 10:53
呵呵,这样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多好。

1、规范这东西对不对,我想,编规范的人总比我的经验丰富,讨论标准的时候那些专家想的问题的广度也应该比我多。兼顾的范围也应该更大一些。所以,对于我这样的,只用标准,不编标准的人,只能按标准办事。

2、你所说的“接收机高频头、电视机被击坏报废了,电源、信号避雷器平安无事”然后认定:“关键是卫星天线在天面上不与避雷针联”。到底对不对呢?我不愿多说。因为我没有看过现场,不清楚具体情况,说什么都是白说。

但是要声明的一点是:我相信,对于避雷针来说,从分流的理论讲,接地的阻抗远远小于设备端的阻抗。不可能是雷电流因分流直接造成损坏。除非它根本没有接地。而你说的损坏的部分,我个人感觉是电磁感应产生的环路耦合电压造成的。应该做的是如何屏蔽、接地、合理布线、减小环路面积的问题。

3、“天线不能和针相连。天线和针的引下线要分开。就是共网不共线。要不然会出事的。这也不违背规范的要求嘛!也减少了遭受雷击几率!做工程不出事重比出事好吧!反正也多花不了多少钱嘛!”

——对于这个说法,个人认为分开有分开的好处,不分开有不分开的好处。可以多引一根引下线。对于天面孤立物体的保护,不分开时,雷电绕击率很小,直击雷的保护非常可靠,缺点是引雷时产生的电磁场强度经过计算,要比间距3米时大31%左右。假设分开了,你的针的保护范围就受设备在天面的位置的限制了,假设天面较小,那就可能跳闪。且这个跳闪是和你的避雷针的高度无关的。对于这点,IEEE的文献有多篇报导,而且我也有一些拍摄的照片,所以在编标准的时候,考虑到天面较小的情况,建议直接安装在支撑杆上。

而对于避雷针,我们希望它能成功拦截闪电。这是最最重要的。至于其副作用,我们有N种方法可以解决。假设它连闪电拦截也有问题,我们还安它做什么呢?

另外:我自1997年开始做防雷工程到今天,做了8年的工程,设计施工过的直击雷工程很多了。做设计也是不断改进,不断学习,不断摸索的。对于具体的案例,也是根据具体情况来解决的。考虑问题的时候是有取舍的。并不象你说的没有做过工程。


作者: 西山一狐    时间: 2004-12-15 13:22
预算多做点富余,接地就够你累的了,318个点可是318种情况啊,
还有,怎么这么肥的馅饼不砸我头上啊!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16 10:31
你明儿个也到防雷中心去就有了。呵呵。

各位是谈技术还是谈商务啊?qpainn、风雷剑两位老兄还没给提供接收天线的竖杆上安装不能避雷针的依据呢。


作者: qpainn    时间: 2004-12-18 02:07
是啊!我们做工程不能硬搬规范!规范是方向!看我们怎样去理解它!用它!
作者: qpainn    时间: 2004-12-18 02:10
虚心向各位前辈学习!!!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18 12:09
恩。是的。这个问题我们星期一再讨论。今天没有时间了。
作者: trx998    时间: 2004-12-18 14:03
我认为天线和避雷针最好也不要连在一起,避雷针从本身来说就是引雷针,对雷电本身是起引导、泻放的作用,连接到一起必然对天线有影响。至于跳闪、球闪到底还是属于比较少的现象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20 11:17
1、需要说的是:法拉第笼本身是接地的,可里面的人是与大地绝缘的。因此,假如设备本身是与外部防雷装置共地的,那么法拉第笼的原理并不适用。
 
2、对于这个系统。首先天线的支撑杆是接地的、天线基座是接地的、天馈线屏蔽层是接地的、室内电源线路的PE线是接地的、视频传输线的屏蔽层是接地的、设备外壳是接地的……等等。接的是什么地?无论怎么接,都是共地的。对于共地系统,我们要求引下线的接地点要距离PE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接地点距离10米。这是依据安全距离公式计算出来的。假设接地点没有分开,那么出现事故就很正常了。
 
3、今年我门作了800个点,听说已被击坏几个点,故障现象一样:卫星接收机高频头、电视机高频头(包括主板)被击坏,其中我亲自看了损坏最严重的一个点。
——与天线上安装了避雷针有关还是与别的因素有关?

4、规范是死的,是前辈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讲给不懂的人听的或是不懂的人用来糊人的东西,同时又是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的。……
——个人感觉话不能这样说。  

5、去年贵州省平坝县一烟花爆卓厂,将电视天线安装在房物顶避雷针上,结果雷电击在天线上,将室内烟花爆卓引燃爆炸,值班员仅剩下一条腿,这又是不能安装在竖杆上的依据。
——这是一个雷电绕击的好例子。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20 11:22
TO:trx998

我认为天线和避雷针最好也不要连在一起,避雷针从本身来说就是引雷针,对雷电本身是起引导、泻放的作用,连接到一起必然对天线有影响。
——何以见得“必然”?

至于跳闪、球闪到底还是属于比较少的现象。
——“跳闪”和“球形闪电”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望不要混淆。“球形闪电”很少很少。然而雷击“跳闪”现象,只要避雷针与被保护的安全距离不够,“跳闪绕击”现象发生的概率就大于90%。


作者: trx998    时间: 2004-12-20 20:01
感谢雷神的回复,我们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避雷针是引雷针这个概念雷神你怎么看?
对于雷击“跳闪”现象,只要避雷针与被保护的安全距离不够,“跳闪绕击”现象发生的概率就大于90%,这个我完全同意所以我设计时会让避雷针离开被保护天线一段距离,决不会把避雷针树天线上.
请雷神继续指教
作者: kompass    时间: 2004-12-21 09:47
野外的 一些电信移动的发射塔顶上也安装了针,对此请教一下各位,怎么就不会有上述情况出现呢?
作者: qpainn    时间: 2004-12-21 18:00
没意思!老是讨论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死背规范、死套规范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等出事了就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21 18:11
TO:trx998

请问。哪一个微波站的前级波导不是用铁塔上的避雷针进行保护,而是用其以外的避雷针进行保护的??中国数万个站无一例外。那么天线的支撑上安根避雷针就“绝对”影响天线吗?


作者: trx998    时间: 2004-12-21 20:32
微波站的前级波导不是用铁塔上的避雷针进行保护,这个我同意。具体到施工现场得根据现场的情况做最后的施工方案。有些地点受场地、施工条件限制不得不修改施工原始设计。
关于避雷针引雷问题雷神还没回答我呢
谈到这个另外想请教你个问题:你对于同位素避雷针怎么看?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4-12-22 09:38
避雷针是“引雷针”,叫“接闪器”这个是常识。不用谈。

昨天为这个专门请教了江老先生,老爷子说:先不谈能不能安在支撑杆上,先说这个天面的天线、你的设备、你的避雷针的引下线在地线连不连?要是连接的,那就是环路电流问题,不是避雷针问题。安装独立的针和安在天线上一样。


作者: trx998    时间: 2004-12-22 22:04
这个问题上海蔡老师也说过,他们做过上海和深圳的天线接受机,上海的接受机底座都接地了,深圳的不能接,一接就不能使用
作者: xs02556    时间: 2004-12-30 14:20
trx998 有没有问过蔡老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吗?怎样解决?
作者: guigui619    时间: 2004-12-30 15:30
看具体环境了,如果在砖混结构的建筑物上,按照独立避雷针的要求,当然不能把针与天线连在一起的好,如果建筑物上有避雷带,我觉得按照等电位的原理,应该把天线与接闪器接在一起,可以与避雷带焊接在一起,不知大家认为如何。
作者: 安全卫士    时间: 2005-1-14 11:11
实际例子:大楼天面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防雷,直击雷防护是离开天线3.5米处安装避雷针进行保护,针高可以保护天线,避雷针的接地直接焊接到大楼天面的避雷带,天线金属底座也焊接到天面的避雷带。请问这样施工是否符合规范?又是那种情况呢?谢谢!
作者: 王志荣    时间: 2005-1-14 17:24
我同意雷神意见,同地不同线说反,到最终还是等电位的问题,只要能做到等电位,譬如装个位电位保护器之类的东东就可以了,在高频头引下线端装防雷器,肯定没有问题。告诉你,我就是做工程的。
作者: 王志荣    时间: 2005-1-14 17:27
我同意雷神意见,同地不同线说法,到最终还是等电位的问题,只要能做到等电位,譬如装个位电位保护器之类的东东就可以了,在高频头引下线端装防雷器,肯定没有问题。告诉你,我就是做工程的。
 只是接地极的间距不符合规范应该为接地极长度的2—2.5倍,在施工中挖土深度主要看是否到深层土,因为很多地方是建筑回土,导电性极差。
作者: 接地者    时间: 2005-1-19 10:22
小小建议
1、赞成雷神,引下应与天线支架连通,并保持一定间距,否则不能等电位化,绕击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应确保与地的连通;
2、建议加一个天馈避雷高通滤波,保护天线系统的前极;
3、从接地来看,两根角钢不能保证4欧姆的接地电阻,因为50*50*5的角钢2.5米长的接地极参照电力设施防雷规范的估算公式单体接地的R=0.3p,农村的土地按照农田地估算,平均大概150欧姆米,计算结果是两根2.5米的角钢是R=0.3*150/2(忽略利用率因数),接地电阻应该在22.5欧姆,所以......呵呵
建议:与建筑地网两点以上连通,利用建筑地网;
4、屋顶上,应将引下线与屋顶的建筑钢精连接等电位化,因为电力线公共地在引入建筑时候已经与建筑钢精连通了;
呵呵,一孔之见,路过讨论讨论
...
...
另外,就好象这是个钢结构工程,现在的甲方都狡猾狡猾的,这样的设计从技术上讲是可行的,当时利润从何而出呢?这是个问题
作者: 接地者    时间: 2005-1-19 10:33
补充:偶搞地网的,两根角钢达到4欧的情况也有,在一些地方还比较常见,但是您老人家200多个地网都这样报方案,不留余地,肯定亏得很难看;
要知道,10个地,只要有1、2个地方的土壤不是很~理想,做起来将把其他8、9个地网的利润都亏进去的....看与甲方的关系了(防雷中心的检测最大的侧重点就是地网的接地电阻,因为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可以测的)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5-1-19 11:32
哈哈。接地者高见!为挣钱也得想点门道啊。
作者: xs02556    时间: 2005-2-5 16:13
 赞同风雷剑说法  有条件还是分开好一些.

作者: xjqxj雷电    时间: 2005-2-26 00:03
非常感谢各位大侠,我也有点担心,现在刚做了30个,给领导反映反映再看结果.
作者: skyhawk    时间: 2005-3-7 18:52
卫星天线与避雷针连接为什么会出现高频头被打坏的事故?
我以为根本的原因是:
在雷击时,避雷针接闪,因此与避雷针连接的卫星天线及馈线部分会有高电位。卫星接收机的机壳一定是接地的,但此时机壳接地的电位与天馈线的电位一定不等,此高电位与卫星接收机间的外壳之间有电位差,因此电位差设备被打坏。如果你能在雷击时使机壳的电位与天馈线的电位保持一致,那么你可以避免设备被打,因此你要安装天馈线避雷器、电源避雷器(电源线引进了另外的电位)并与外壳等电位,应该可以是安全的了。
   至于将卫星接地与避雷针接地共网不共母线,仍然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因为地阻的存在,相对于零电势面,此时卫星天线的接地本身电位差应该很高。此时卫星天线与馈线间有电势差,这也许会造成闪络。而卫星天线的引下线与避雷针引下线采用是不同路径,
作者: skyhawk    时间: 2005-3-7 18:59
因为感抗可能不同,仍然可能出现电位差,如果此时卫星天线距离避雷针较近,那么还是可能出现跳闪。
   此外,避雷针接闪时,天馈线一定会被耦合过电压,因此你还是装上电源和天馈线避雷器为好。
   以上皆为理论上的观点,因为我在此方面实践上比较少,所以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多提意见。
作者: solemnity    时间: 2005-3-24 09:21
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不到2倍半。也就是不够5米。最少也应该4米才行。不然就浪费了。接地埋深按60厘米设计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做80厘米的埋深,因为这样接地电阻要低下来不少。考虑考虑。

垂直接地体之间距离一般为5M,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缩小,但不小于垂直接地体的长度,意思是说:垂直接地体为2.5M的时候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小于2.5M就符合标准.


作者: 东莞雷讯    时间: 2006-3-3 14:24
你们发表等很精彩,还有下文吗?

作者: lsflsflsf    时间: 2006-3-10 11:01
bu xing
作者: 路人甲乙丙    时间: 2006-3-14 13:52
[这个贴子最后由路人甲乙丙在 2006/03/14 01:5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通天雷神2004/12/11 01:55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大概有以下几点建议。
2、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不到2倍半。也就是不够5米。最少也应该4米才行。不然就浪费了。接地埋深按60厘米设计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做80厘米的埋深,因为这样接地电阻要低下来不少。考虑考虑。

你好,我只是个过路的人。看见专家以上说法,很想请教一下“但是最好是做80厘米的埋深,因为这样接地电阻要低下来不少”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是实践得来?既然说到标准,为什么标准只要求0.5米,难道制定标准得专家不知道“80厘米,接地电阻要低下来不少”?十分迷惑以上说法,请千万赐教!!
作者: 浩瀚    时间: 2006-3-24 16:26
接地极埋的深度问题应该是考虑了地下水位的问题
看了大家的争论  深有感触    万变不离其宗   我个人认为   有了规范  还是按照规范执行的好 但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会作出一些变动,但也只能是规范内变通  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作者: xjqxj雷电    时间: 2006-3-31 23:20
是啊,规范中指的是最小深度0.5,这就不难理解了。凡事有利就有弊,要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吗!
作者: yanwuguang    时间: 2006-5-23 16:21
争论很激烈哦!
作者: 城市农民    时间: 2006-7-17 14:50
很精彩啊!!大家继续发表意见啊!!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www.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