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关于防雷保护研究指导思想的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昆雷    时间: 2003-10-31 17:21
标题: 关于防雷保护研究指导思想的发展
关于防雷保护研究指导思想的发展
在雷电发展的最初阶段,在雷击没有发生之前都可广义地称为消雷阶段。这期间建筑物、避雷针或任何其它的防雷设施都没有受雷击。引雷只是在大气雷电活动发展激烈之后,防雷设施无法消雷时才发生的。由此可以把消雷看成是防雷保护的第一阶段,而引雷则为防雷保护的第二阶段。
从防雷设施来说,要求它能承受引雷的后果,即能通过大的雷电流而不致于产生过大的过电压反击或自身的任何损坏。而对被保护物来看,虽然消雷和引雷都可对它进行保护,但以不发生雷击(即消雷)为上策。因为引雷后,强大的雷电流会造成强烈的电磁幅射干扰,危及弱电设备。
对防雷设施功能研究的指导思想,以前致力于引雷,现在有些外国的洋避雷针也从尽可能实现引雷做文章,让避雷针泄放雷电流而保护周围建筑物。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尽可能增强它的消雷的能力,减小雷击发生概率或避免雷击的发生,这不更好吗?这就是消雷器,它与常规避雷针比较,引雷概率大大减小。这有利于对诸如计算机等弱电设备的保护。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3-11-5 22:20
消雷……谈何容易……

不过,我个人认为:ESE技术并不象您说的那样是“更容易引雷”。ESE避雷针是等空间放电背景电场发展到足以产生先导,即将发生对地闪络时才被触发,在这之前的空间电场还不足以使它触发。因此它不是“更容易引雷”,而是“更容易将一个高能量、大辐值的雷电在它还没有发展成熟的时候,变成一个低辐值的雷电引导入地。”这样会在其注入大地的过程中对周边导体产生较小的电磁辐射。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3-11-5 22:23
消雷理论我个人认为是行不通的。如果要实验,我建议选一个N值大于0.6的地区,在某个建筑上安装消雷装置,然后在装置上安装一个雷电计数器,通过一年的观测,看看它到底减小了多少落雷几率。这个数据比较有说服力。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www.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