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楼主: bolin00705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移动设备的接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没听说过什么可移动的接地装置,不过想想,以前电话都是有线的,现在也变成移动电话了,看来地网也是完全可以做到有收有放的嘛。 不过我想这个地网还要是从接地作用上来分析,如果以实现某个接地电阻来要求,移动的接地装置看来是很难满足目的的,不过如果只是象测试用的电流极电压极(其接地只是满足提供测试所需的一个电流强度)的目的来看,移动接地装置还真是一个聪明的点子。 前几天搞个电站的接地测试,电流就是升不到50A,换了N个泄流位置才马马虎虎达到要求,硬是多花了几个小时,如果有个移动接地装置,完全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精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4-7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每次做接地测试时候的临时地网,一般要求3欧以下,我们就是采用十一二根角钢间距约5米围成一个圆,角钢间采用扁铜带连接,圈外两米用隔离带分隔,基本上的地方都可以做到3欧以下,我们这个临时地网在测试时还有专人守护,安全问题是可以保障的。 不知道你们移动电站接地有哪些要求,我相信肯定比我们测试用的临时地网要求高,现在做点工作,首先还是应该考虑安全和人性化,事情复杂点累点没多关系,总比出了事情后悔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4-9 0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角钢想打多深就打多深,考虑安全问题,最好不要安装在太潮湿的地方,扁铜带是软的,缠在角钢上,拉紧就行了,这个安全距离我就不敢乱说了,我们测试用的地网没那么险,搞个安全围栏做个样子。 临时地网位置如果土壤电阻率高就把接地极再打深点,再不行就在接地极那儿放点盐水,实在不行放水里去,不过还是那句,安全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9-4-13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经典面积公式来计算接地电阻也是要看条件,谁都知道这个土壤电阻率不是均匀分布的,网格大小,使用材料各参数都应该考虑,为什么有的大地网做1欧很难,但一两个小泄流坑做到1欧以下也有可能,按面积计算,这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事,小面积地网,肯定是要根据现场来判断的。 对了,我们做临时地网,都是用的1米5的角钢,没用过2米5的,至于安全距离,这要根据你的入地短路电流来计算跨步电压。呵呵,话说回来,高要求肯定是没错的,临时地网的位置根本就不要让人靠近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4-14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通信车接地的作用我想主要就是几点:1、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2、改善通信质量,3、保证供电质量。 我就是不懂它们对接地的要求是什么,但这个地肯定是要联合接地的,这个系统地经车体再接大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4-15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不认可短垂直接地体没什么明显效果的说法。 在地网边沿的垂直接地体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可以从众多工程实践证明。 接地产品厂商也有很多经典计算方式证明垂直接地极的作用。 计算就不说了,做过工程的人都应该知道接地极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17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才从工地上回来,一个变电站的改造,原设计0.8欧,原施工到1.2欧,我们采用的改造方案就是在地网边沿加1.5的垂直接地极,今天上午做完的,测试下来0.72,达到设计要求。 楼上的拔角钢累吧?!哪能不累啊,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一般布置的临时地网是正方形的,主要选择田土里制作,如果业主要求不严格,我们一般只打下去1米不到的地方(找民工的时候首先就要找那种力气大的),唉,现在做个实验难啊,上次我们测试一个电站的接地电阻,从早上六点开始开工的,中午10点不到就布置好了线路和泄流坑,结果业主来看了就说,我们的接地极放在水田里不行,要求安置到干的田里,于是拔出来布置在干田里,反正搞了半天,到中午一点才搞好,结果测试活路到晚上2点才完成,现在做点工作不容易啊,工作哪有不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22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测量有问题啊,土壤电阻率低于30Ωm的几乎不太容易找得着这种地方,不过做个4欧的地网真的那么难吗?地网位置难不成你都找的全岩石地方?如果临时地网无法解决你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搞个泄流坑,挖长宽高3米的坑,采用1.5米的角钢打入坑底四角和四边中间位置,采用50扁钢连接成网状,测试接地电阻,如果达不到,在坑底中间位置再焊接一块50钢板,坑1.5米高处再水平方向向四边打入几根角钢,在1.5米处平面再用扁钢连接成网状,连接上下层网格,测试,如果还不到,加降阻剂加水,回填低电阻率土壤,这还不到4欧,你找我索赔!! 你不要去想什么屏蔽啊什么什么的,我们曾做一个放射设备,要求0.5欧的接地,可施工面积不到4平方米,采用的方法就是在这个面积内做了几个角度的二三十米的深井接地,这屏蔽你来算吧,工程结果不是算出来的。 说起计算,电力院的计算我们就不要说参考些什么了,接地厂商都明白是什么事,要佩服的还是长江委的高手们,从我们测试的几个长江委设计的工程的值来看(一般一个电站的接地电阻测试要分三期),人家的确是有计算出工程到了那种进度接地电阻是什么值的能力。 该笑话的不是那些摆笑话的人,如果我要写个论文搞个方案都可以在论坛里找着学术研究报告那才是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5-15 22: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 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18 17: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