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10705|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县雷击之众家观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气象局:防雷知识贫乏是雷击事故主要原因
 

http://news.tom.com  2007年06月06日 20时31分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六月六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今天在北京提出,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雷击事故频繁发生,防雷减灾的形势非常严峻。统计分析显示,防雷知识贫乏是造成雷击人员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中国各类突发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强。”郑国光六日在向全国中小学赠送防雷科普材料活动暨北京地区赠送仪式上说,中国的雷暴活动十分频繁,雷电灾害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一大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中国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在一九九七至二00六年的十年间,全国因雷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雷电灾害事故就有二百多起,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其中,学生或十八岁以下青少年的伤亡人数占了百分之十左右。

郑国光表示,中国防雷减灾的形势依然严峻。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雷电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为广大民众增强防雷减灾意识、及时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

国务院应急办副主任谭先振说,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雷击事故频繁发生,防雷减灾的形势非常严峻。各有关部门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共同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教育部、国务院应急办、中国气象局六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了免费向全国四十二万中小学赠送防雷科普材料的工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9 3:42:12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气象局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

      重庆开县雷击事故发生后,中国气象局迅速行动、及时部署。5月25日下午,中国气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迅速召开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对近期发生的重大雷击灾害事故进行了通报,传达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代表党组就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作提出六点要求。
      第一,进一步提高做好当前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当前正是我国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的季节,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作相当严峻。各级气象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
      第二,切实做好雷电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短时和临近预警预报。要特别重视学校、农村的雷电灾害预警工作,想方设法把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及时送到学校和农村。
      第三,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各级气象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严格规范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做好防雷工程专业资质认定、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认定等工作。
第四,加强防御雷电灾害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针对中小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五,全力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一旦出现雷击灾害,各级气象部门要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同时切实做好灾后调查和评估工作以及雷击成因分析、预报和服务工作技术总结,并及时上报评估报告和应急工作动态。
      第六,加强局地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服务工作。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遥感遥测、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系统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和效益,加强值班,加强联防,严密监视天气气候变化,加强局地强对流降水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服务工作,加强面向弱势群体的气象服务工作,努力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孙先健出席了会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网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13:22: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气象局:今年雷击灾害已造成56人死亡

news.dayoo.com 2007年05月26日 09:50 来源: 人民日报

  今年雷击灾害已造成56人死亡

  5月23日16时左右,重庆市开县遭受重大雷击灾害,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多人受伤。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今天在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说,截至5月24日,全国因雷击灾害造成人员死亡56人、受伤65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多17人和26人。其中,重庆市因雷击灾害造成人员死、伤人数均为全国最多,分别达到14人和48人。

  今年1—4月份,雷击造成电力、石化、通信、交通等行业损失较重,直接经济损失约1097万元,间接经济损失约453万元。(记者 刘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dayoo.com/video.html?text=重庆开县再次发生雷击灾害1死1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6-20 16:57:00 | 只看该作者

为通天的热心公益喝彩,你已经不自觉地承担许多社会责任,这就是成熟吗?佩服你通天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6-21 18:22:00 | 只看该作者
不顶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6-26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em17][em17][em17]

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3:30:00 | 只看该作者

由开县雷击事故引发的思考

2007-6-26 16:50:41

开县兴业村小学雷击事故所暴露的问题已不是简单的雷击事故,而是如何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去认识和防范。因为雷击造成7个花季少年丧失宝贵的生命,近40位小学生受伤而承载沉重的阴影。我们常说:人命关天。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据报道,在同一雷暴天气过程的不同时段、不同地点还有2人被雷击身亡。这是发生在2007年5月23日的日子了,我想,大家应该记住。正当该事件被广泛关注的时候,5月29日,湖南汨罗某小学又因雷击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到底如何发生的雷击?事故是怎样酿成的?因没到现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雷击伤人和致死事故的共有特点,就是避雷装置的缺失。

雷击事故已不是完全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天灾,现代雷电防护技术至少能够做到不发生雷击伤人,在广大的农村屡见不鲜的雷击报道中,我们更应该审慎的是:简单的避雷针为何就被缺失?象农村低矮的建筑群为什么就不能安装一根或几根花费不了几个钱的避雷针(带)呢?细究原因,其实是长期以来防雷设计规范的欠缺所致,偶发的雷击被与建筑物高度的相关概率计算所忽视了——低矮的建筑物——雷击概率小——从经济角度考虑——可以不设避雷针——防雷做不到100%……。雷电灾害是自然界十大灾害之一,况且雷电是与自然灾害相生相伴的,要防御自然灾害就离不开对雷电的研究,对雷电的研究能够加快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机理和提高防范能力。随着当前防雷的深入,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社会阶层发出关于防雷的不同声音,这本属于正常的,但必须看到仍有诸多的不和谐,毕竟防御雷电灾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部分,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今社会,几千、几万元钱并不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件雷击事故所造成的影响非常深远。

雷电产生于雷暴天气过程,天气过程能够被预报,雷电临近预警也首次列为常规气象业务,尽管还有很多技术性难题,但已不是“临渊羡鱼”而是“退而结网”了。因此,雷电的防御,归根结底是观念问题,我们必须关注广大的生命,因为无论从概率事件还是经济事件,我们应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谓安全无小事,哪怕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或更小的概率事件,如果能够通过防范而减小或消灭,又为什么不去做呢?

 

由“开县雷击事件”联想到前段发生在湖南房产界质疑“防雷收费”所引发的风波,事实上,“防雷费”的多少根本增加不了房产建设成本,这其实还是一个认识问题——防雷的作用和防雷到底如何防?过于深层次的讨论不说,简单的就是:谁来保证建筑物防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不是放任雷击事故?我想,有管理部门站出来承担责任,总比没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强。通过“开县事件”,高层的高度关注,防雷管理层的进一步措施是必须且毫无疑问的。雷电机理复杂,气候变暖,气象事件远比我们想象的多,通过近来雷电预警业务的启动和试验,雷暴云的雷电生成图象越来越清晰;随着雷电图象的清晰,雷电防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越来越明了。“事实胜于雄辩”,没有大量的实践和广泛的关注,何曾如此关注“开县事件”,没有“事件”的触动和对“事件”的探究,何来的“准确预测,科学防范”。

    类似“开县雷击事故”,《雷电》(下)[英.R.H.Golde,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第十四章“雷电造成的伤亡”有非常精辟的论述。我想,对于这样的“事件”,更多的是:责任而不是金钱

陈春元  《中国防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3:32:00 | 只看该作者

是跨步电压造成兴业小学重大伤亡

2007-6-26 16:52:22

空军航空气象所防雷中心    江明礼

 

雷击伤人大致有四种类型: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

(1)直接雷击是指雷电流直接击中人体。绝大多数都会致人于死地。由于雷电流的通道一般均不超过30cm。因此只可能造成一人死亡。

(2)接触电压是指人的身体直接接触到被雷电击中的物体(如引下线、大树)。这时接触点与地之间的电压称接触电压。这种雷击机会较少。

(3)旁侧闪击。是指人在落雷点附近。雷电流通过被雷击中物体产生的高电压,击穿人与被击物体之间的空气,闪击到人身上。为了躲避它,应过离大树和引下线。

(4)跨步电压。雷电流泄入大地。由于土壤有电阻,因此地面就会产生电压。规定两脚相距0.8米间产生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它的大小与雷击电流的大小和与雷击点的距离有关。一般30kA的雷击电流,在相距雷击点5米处的跨步电压高达2.6万伏;相距10米处的跨步电压可达7000伏。这么高的电压足以使雷击点附近的多数人员造成伤亡。

这次开县雷击点据说是教室外2-3米处的大树,有人也看到闪击到金属窗的火花。死亡的7名小学生都是坐在靠窗子的地方。显然他们是被跨步电压打死的。有人说跨步电压只加在两腿间,雷电流怎么会通过心脏而致人死亡呢。因为人体电阻只有1000欧左右,电流流入心脏并不奇怪。烧坏上身的衣服也很正常。为什么有人伤重有人伤轻,这不仅和雷击点的距离有关,还与人穿的鞋有关系。如果穿了绝缘性能比较好的胶鞋,受伤就会轻;相反如果是光脚或穿一般的布鞋,受伤就会重。

全世界每年有上万人因雷击而伤亡,其中死亡人数超过3000人。受伤的7000人中不大可能是直接雷击,接触电压和旁侧闪击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绝大部分是跨步电压造成的。3000死亡人中也会有不少是跨步电压造成的。所以说雷击伤亡中70%以上是跨步电压引起的。原因一定要找准,否则措施也不可能正确。

江明礼  《中国防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3:43:00 | 只看该作者

由开县雷击事件谈雷灾调查和农村防雷

2007-6-26 16:50:09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关象石

引言

       5.23”重庆开县兴业村小学雷击灾害发生后,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导。在报导中众说纷纭,使人如坠雾里,不禁令笔者想起一句名言“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按此道理,笔者也没有资格对此雷灾作出结论,只能就得到的信息作一分析。

 

1 没有防雷装置的教室遭受直击雷不足为奇

       通过电视画面能看出,三间平房教室为砖木结构,屋顶可能是预制板,窗户上有螺纹钢的栏杆。该校校长讲,安装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外部防雷装置约需1.5万元,因为没有钱,一直没有做。文献[1]中介绍:“村小学的三间平房,正坐落在这个山岗的最高处。山岗四面都是峡谷,孤兀而立,岗上广布水田池堰,兼有高大树木葱茏茂密”。上述内容的关键词为:建筑物、无防雷装置、山顶、水田、高大树木。

       关于此地的雷暴活动情况,笔者未查到年平均雷暴天数值,当地老居民裴大爷说:“每年春天,这里的雨水都比较多,经常会打雷,还有闪电,每年总有几十天”[1]。“在他印象中,山上常有树木被闪电劈倒。闪电如同出鞘的长刀,碗口粗细的大树也会被瞬间腰斩”[1]。笔者以邻近地区气象台站的资料估计,这一区域为多雷区,年平均雷暴天数约为30~40天,甚至更多一些。

综上,可否说:在一多雷区的极易发生雷击的地形、地理条件下的无防雷装置的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是不足为奇呢?

作为验证的事实是:一、“今年4月,开县雷雨,两名学生共同打伞外出,被雷击中,导致一死一伤”[1];二、531日“上午8时许,麻柳乡仁和村三组村民吴名顺在修理自家房屋漏水时,被雷击死;上午8时许,义和镇仁和村一组村民罗兴万在家中与家人吃早饭时遭受雷击,罗兴万被雷击后头部撞到茶几,当场死亡;下午2时许,白鹤街道东华初中一年级汪正春、孙志华、吴晓三名学生上学途中遭雷击受伤”[2]。这两起(几起)雷灾是否也能说明多雷区和无防雷装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12 10: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