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楼主: 昆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直击雷防护技术的重大突破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2-19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98年的时候见过完全屏蔽引下线,1000多元一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2-19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那我还是宁愿用几块钱一米的圆钢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2-20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种技术得以推广,对SPD的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2-20 22:51: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上述专利主要是解决直击雷的防护,对二次雷的防护影响不大,即对SPD的应用和销售影响不大。
如果有谁能帮助我实现专利的转让,我可以给他一分高额的庸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2-20 23:25:0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昆雷2004/02/18 04:12pm 发表的内容:
我设计的屏蔽,有单层屏蔽,能屏蔽90%以上的电磁幅射;也有双层(即完全)屏蔽,可屏蔽掉所有的电磁幅射。
屏蔽的绝妙之处,也即是专利的关键之处。我通过近两年的时间构思完成的。反正现在已申请了专利,我可以 ...

有兴趣
1)但猎雷者提的两个问题怎样解决,电磁幅射决不是只因避雷针和引下线产生,只能将辐射影响的半径加大,如果针及引下线屏蔽可靠,应可以在设备端减弱辐射强度。
2)对直击雷的防范更重要在于分流部分,感应反而不是重头。
2)和现有建筑物规范中所有钢筋做引下线要求有一定冲突
3)独占防直击雷产品的市场 - 这绝对不可能。消雷器、ESE还有什么什么限流针也是曾经这样想过的。
4)价格问题很重要,如果1000多/M,太贵别人玩不起

我个人以为:如果屏蔽是可靠的,那么的确能够减小设备端或线路上感应的辐射强度,但这种减少将和成本增加挂钩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2-21 23:26:00 | 只看该作者
避雷针最靠近建筑物,它在引导雷电流时产生的电磁幅射对周围的影响最大。因为电磁幅射的强度是与距离的平方,乃至立方成反比。远处的雷击产生的电磁幅射一般来说其破坏力就不强了。如果解决了近处避雷针的电磁幅射击问题,就把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我设计的这种无电磁幅射击避雷针和引下线的生产成本不高,不会达到有位同行所说的1000元/米。甚至这个数的1/10都没有。当然要看生产的规模了。如果批量生产,成本不会高。至少比现在市场上的洋避雷针便宜得多。加上其技术性能优越,其竞争力一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2-22 00:30:00 | 只看该作者
电磁幅射的强度是与距离的平方,乃至立方成反比。

H=i/2πr;单位: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2-24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避雷针的意义不如引下线

可引下线要做变更只有两个可能
1)建筑期使用
2)补装 - 补装的难度太大(主要是对原有结构的变更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2-24 13:36:00 | 只看该作者
ASP:老大,要是在微波通讯、雷达监控这个版块搞一下,我觉得还是有搞头的。比做建筑强多了。现在电力微波、广电微波、军用微波……等等。好大一块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3-4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刚入市的菜鸟,请前辈们多多指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7 12: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