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557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县雷击事故现场实地测绘报告(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县雷击事故现场实地测绘报告

 

一、考察概况

1、事故名称 :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雷击事故

2、事故地点 :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业村

3、事故时间 : 2007 年 5 月 23 日 下午 4 时

4、考察时间: 2007 年 06 月 01 日 上午 9 时

5、考察组成员

1 梅忠恕 教授级高工

2 )夏红伟 新实接地工程材料研究所 工程师

3 潘森 《中国防雷》执行主编

6、测量记录装备

1 50 米 皮尺

2 接地电阻测试仪

3 万用表

4 GPS 定位系统

5 数码相机

6 AV 录象机

二、考察记录
1 由义和镇出发 1.5 小时车程到达兴业村小学,
2 途经义和镇石笋坪,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 2006 年曾因雷击导致巨石迸裂(见照片1),根据位于30 米 外的兴业村诊所医生的介绍,在5月23日 (即小学事故发生日),雷电又一次击中另一“石笋”(见照片2),有约0.5立方石块被崩下。据围观群众特别是老人介绍,当地几十年来很少听说有雷击伤人事件,只有74年左右曾有,但近两年,雷击有明显变化,更“凶了”,雷声也常为更加短促、犀利但声音似乎并不大,有人描述雷击时大地有震感。


      2006 年被雷击的巨石(见照片1)
      
      事故放生当天,被雷击的巨石照片2)

3 到达小学现场,使用 GPS 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海拔为 680.5m

4 观察小学,位于一个丘陵靠顶部的平地上,周围有部分民居建筑,多为平房和小二层,测量学校建筑位置分布(如图一)
      
      图一 建筑分布图(标注为实测数)

5 受雷击的房间为北侧两个相临教室,其中靠西教室死亡 5 人(图中为西受击教室),靠东教室死亡 2 人(图中为东受击教室),测量两受击房,并记录死伤学生位置(如图二、三);

图二 西受击教室

注: 1 、该图本为 4 号图纸,请于附件中详查细节;
     2 、门口受伤者为一家长,该家长只是感觉到雷电由背后(南面)来,即刻轰然击倒;

图二 东受击教室
      注: 1 、该图本为 4 号图纸,请于附件中详查细节;

6 天花板与铁栏杆窗户之间有新破损痕迹,与之对应的地面有崩落的水泥石灰块(粉),铁栏杆上有灼痕,见照片3;

照片 4 窗上部新破损痕迹

7 室外挑与铁栏杆窗户之间有新破损痕迹,与之对应的地面有崩落的水泥石灰块(粉),见照片4;

照片 4 挑与铁栏杆窗户之间新破损痕迹
8 室外有树木三棵,高出教室,根部与建筑距离 3~ 4 米 ,部分树枝覆盖在教室上方,见照片5

照片 5 教室外树木

9 考察室外树木发现位于中间的树木有枯枝,但并无灼烧痕迹,据了解为虫死亡的枯枝,已死亡几年了,见照片6;

照片 6 中间的树木的枯枝

10 房屋上有钢质旗杆,高约1.5米,由于下雨天气,学校方安全考虑不让上房顶,未能近距离观察是否有灼痕,见照片7;

照片7 房屋上有钢质旗杆

11 防雷设施:建筑物墙体为条石砌块建造,无框架、上下圈梁等钢筋现浇结构,过梁为预制件,屋檐下设置了挑梁,内有 4 根 20 钢筋;屋顶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无引下通筋;建筑基础为条石砌造,厚度 50cm 以上;

12 地质情况,由于下雨天气,无法进行土壤电阻率测量,目测表土为 200MΩ-300MΩ;一处发现土壤颜色和土质与其他方向差异很大,疑为风化富积的褐铁矿的露头矿脉,取样,现半定量分析中,待有结果另行通告结果,见照片8 、9;

照片 8 色差较大的岩土

照片9 土壤细部照片

三、后记

我国的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如何从众多的雷击伤亡事故中找出规律,并且提出适合农村地区的因地制宜的防雷方法和措施,是摆在广大防雷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感谢兴业村支书扈月锋先生、兴业村小学校主任程先文老师对本次考察工作的支持!

 

测绘指导:梅忠恕

现场测绘:夏红伟、潘森

记录编制:夏红伟

编制时间: 2007.06.05

沙发
发表于 2007-7-4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谢谢楼主

 

[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7-7-10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很详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7-7-10 09:53:00 | 只看该作者

转到站点首页了:http://www.asp.cn/index.as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7-11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东西,初看很简单,细想起来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7-13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该引起注意的时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1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