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呆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烧饼油条  梁实秋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4-6-5 10:29:00 | 只看该作者
瓦块鱼

  严辰《忆京都词》有一首是这样的:

        忆京都·陆居罗水族

         鲤鱼硕大鲫鱼多,
         当客击鲜随所欲。
         北间俗手昧烹鲜,
         令人空自羡临渊。

  严辰是浙江人,在鱼米之乡居然也怀念北人的烹鲜。故
都虽然尝不到黄河鲤,但是北平的河南馆子治鱼还是有独到
之处。厚德福的瓦块鱼便是一绝。一块块炸黄了的鱼,微微
弯卷作瓦片形,故以为名。上面浇着一层稠粘而透明的糖醋
汁,微洒姜末,看那形色就令人馋涎欲滴。
  我曾请教过厚德福的陈掌柜,他说得轻松,好像做瓦块
鱼没什么诀窍。其实不易。首先选材要精,活的鲤鱼鲢鱼都
可以用,取其肉厚。但是只能用其中段最精的一部分。刀法
也有考究,鱼片厚薄适度,去皮,而且尽可能避免把鱼刺切
得过分碎断。裹蛋白芡粉,不可裹面糊。温油,炸黄。做糖
醋汁,用上好藕粉,比芡粉好看,显着透明,要用冰糖,乘
热加上一勺热油,取其光亮,浇在炸好的鱼片上,最后洒上
姜末,就可以上桌了。
  一盘瓦块鱼差不多快吃完,伙计就会过来,指着盘中的
剩汁说:“给您焙一点面吧?”顾客点点头,他就把盘子端
下去,不大的工夫,一盘像是焦炒面似的东西端上来了。酥、
脆、微带甜酸,味道十分别致。可是不要误会。那不是面条,
面条没有那样细,也没有那样酥脆。那是番薯(即马铃薯)
擦丝,然后下油锅炒成的。若不经意,还会以为真是面条呢。
  因为瓦块鱼受到普遍欢迎,各地仿制者众,但是很少能
达到水准。大凡烹饪之术,各地不尽相同,即以一地而论,
某一餐馆专擅某一菜数,亦不容他家效颦。瓦块鱼是河南馆
的拿手,而以厚德福为最著;醋溜鱼(即五柳鱼)是南宋宋
五嫂五柳居的名菜,流风遗韵一直保存在杭州西湖。《光绪
顺天府志》:“五柳鱼,浙江西湖五柳居煮鱼最美,故传名
也。今京师食馆仿为之,亦名五柳鱼。”北人仿五柳鱼,犹
南人仿瓦块鱼也,不能神似。北人做五柳鱼,肉丝笋丝冬菇
丝堆在鱼身上,鱼肉硬,全无五柳风味。樊山有一首诗“攘
蘅招饮广和居即席有作”:

      闲里堂堂白日过,与君对酒复高歌。
      都京御气横江尽,金铁秋声出塞多。
      未信鱼羹输宋嫂,漫将肉饼问曹婆。
      百年掌故城南市,莫学桓伊唤奈何。

  所谓“未信鱼羹输宋嫂”,是想像之词。百年老店,摹
仿宋五嫂的手艺,恐怕也是不过尔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4-6-5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wangj在 2004/06/05 05:5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呆鸟2004/06/02 08:36pm 发表的内容:
汤 包
  说起玉华台,这个馆子来头不小,是东堂子胡同杨家的厨
子出来经营掌勺。他的手艺高强,名作很多,所做的汤包,是
故都的独门绝活。
...

镇江的蟹黄汤包也很好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4-6-7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水晶虾饼

  虾,种类繁多。“尔雅翼”所记:“闽中五色虾,长尺余,
具五色。梅虾,梅雨时有之。芦虾,青色,相传芦苇所变。泥虾,
稻花变成,多在泥田中。又虾姑,状如蜈蚣,一名管虾。”芦苇
稻花会变虾,当然是神话。
虾不在大,大了反倒不好吃。龙虾一身铠甲,须爪戟张,样
子十分威武多姿,可是剥出来的龙虾肉,只合做沙拉,其味不过
尔尔。大抵咸水虾,其味不如淡水虾。
  虾要吃活的,有人还喜活吃。西湖楼外楼的“炝活虾”,是
在湖中用竹篓养着的,临时取出,欢蹦乱跳,剪去其须吻足尾,
放在盘中,用碗盖之。食客微启碗沿,以箸挟取之,在旁边的小
碗酱油麻油醋里一蘸,送到嘴边用上下牙齿一咬,像嗑瓜子一般,
吮而食之。吃过把虾壳吐出,犹咕咕嚷嚷的在动。有时候嫌其过
分活跃,在盘里泼进半杯烧酒,虾乃颓然醉倒。据闻有人吃活虾
不慎,虾一跃而戳到喉咙里,几致丧生。生吃活虾不算稀奇,我
还看见过有人生吃活螃蟹呢!
  炝活虾,我无福享受。我只能吃油爆虾、盐(火局)虾、白
灼虾。若是嫌剥壳麻烦,就只好吃炒虾仁、烩虾仁了。说起炒虾
仁,做得最好的是福建馆子,记得北平西长安街的忠信堂是北平
唯一的有规模的闽菜馆,做出来的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
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闽人善治海鲜当推独步。
烩虾仁则是北平饭庄的拿手,馆子做不好。饭庄的酒席上四小碗
其中一定有烩虾仁,羼一点荸荠丁、勾芡,一切恰到好处。这一
炒一烩,全是靠使油及火候,灶上的手艺一点也含糊不得。
  虾仁剁碎了就可以做炸虾球或水晶虾饼了。不要以为剁碎了
的虾仁就可以用不新鲜的剩货充数,瞒不了知味的吃客。吃馆子
的老主顾,堂倌也不敢怠慢,时常会用他的山东腔说:“二爷!
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不用吃虾仁了,虾仁不新鲜。)
堂倌和吃客合作无间。
  水晶虾饼是北平锡拉胡同玉华台的杰作。和一般的炸虾球不
同。一定要用白虾,通常是青虾比白虾味美。但是做水晶虾饼非
白虾不可,为的是做出来颜色纯白。七分虾肉要加三分猪板油,
放在一起剁碎,不要碎成泥,加上一点点芡粉,葱汁姜汁,捏成
圆球,略按成厚厚的小圆饼状,下油锅炸,要用猪油,用温油。
炸出来白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蘸椒盐吃。
自从我知道了水晶虾饼里大量羼猪油。就不敢常去吃它。连
带着对一般馆子的炸虾球,我也有戒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4-6-7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呆鸟:能弄点PP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4-6-7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PP是没有的,找找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4-6-10 01:39:00 | 只看该作者
西施舌

  郁达夫一九三六年有《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记西施舌
云:
  《闽小记》里所说西施舌,不知道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
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
味形俱佳的神品。
  案《闽小记》是清初周亮工宦游闽垣时所作的笔记。西施
舌属于贝类,似蛏而小,似蛤而长,并不是蚌。产浅海泥沙中,
故一名沙蛤。其壳约长十五公分,作长椭圆形,水管特长而色
白,常伸出壳外,其状如舌,故名西施舌。
  初到闽省的人,尝到西施舌,莫不惊为美味。其实西施舌
并不限于闽省一地。以我所知,自津沽青岛以至闽台,凡浅海
中皆产之。
  清张焘“津门杂记”录诗一首咏西施舌:
          灯火楼台一望开,
          放杯那惜倒金田,
          朝来饱啖西施舌,
          不负津门鼓棹来。
记不见佳,但亦可见他的兴致不浅。
  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席上,一大碗清汤,浮
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为何物,主人曰是乃西施舌,
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
免唐突西施。高汤氽西施舌,盖仅取其舌状之水管部分。若郁
达夫所谓“长圆的蚌肉”,显系整个的西施舌之软体全入釜中。
现下台湾海鲜店所烹制之西施舌即是整个一块块软件上桌,较
之专取舌部,其精粗之差不可以道里计。郁氏盛誉西施舌之“
色香味形”,整个的西施舌则形实不雅,岂不有负其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4-6-10 21:54:00 | 只看该作者
醋溜鱼

  清梁晋竹《两般秋雨翕随笔》:
  西湖醋溜鱼,相传是宋五嫂遗制,近则工料简(氵啬),直
不见其佳处。然名留刀匕,四远皆知。番禺方像枰孝廉恒泰‘
西湖词’云:

      小泊湖边五柳居,
      当筵举网得鲜鱼,
      味酸最爱银刀(鱼会),
      河鲤河鲂总不如。

  梁晋竹是清道光时人,距今不到二百年,他已感叹当时的
西湖醋溜鱼之徒有虚名。宋五嫂的手艺,吾固不得而知,但是
七十年前侍先君游杭,在楼外楼尝到的醋溜鱼,仍惊叹其鲜美,
嗣后每过西湖辄登楼一膏馋吻。楼在湖边,凭窗可见巨篓系小
舟,蒌中畜鱼待烹,固不必举网得鱼。普通选用青鱼,即草鱼,
鱼长不过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过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
勾芡调汁,浇在鱼上,即可上桌。
  醋溜鱼当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
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
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葱丝,更绝对不可加糖。
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
  现时一般餐厅,多标榜西湖醋溜鱼,与原来风味相去甚远。
往往是浓汁满溢,大量加糖,无复清淡之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4-6-16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火 腿

  从前北方人不懂吃火腿,嫌火腿有一股陈腐的油腻涩味,
也许是不善处理,把“滴油”一部分未加削裁就吃下去了,当
然会吃得舌矫不能下,好像舌头要粘住上膛一样,有些北方人
见了火腿就发怵,总觉得没有清酱肉爽口。后来许多北方人也
能欣赏火腿,不过火腿究竟是南货,在北方不是顶流行的食物。
道地的北方餐馆作菜配料,绝无使用火腿,永远是清酱肉。事
实上,清酱肉也的确很好,我每次作江南游总是携带几方清酱
肉,分馈亲友,无不赞美。只是清酱肉要输火腿特有的一段香。
  火腿的历史且不去谈他。也许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泽于无
意中所发明。宗泽是义乌人,在金华之东。所以直到如今,凡
火腿必曰金华火腿。东阳县亦在金华附近,〈东阳县志〉云:
“薰蹄,俗谓火腿,其实烟薰,非火也。腌晒薰将如法者,果
胜常品,以所腌之盐必台盐,所薰之烟必松烟,气香烈而善入,
制之及时如法,故久而弥旨。”火腿制作方法亦不必细究,总
之手续及材料必定很有考究。东阳上蒋村蒋氏一族大部分以制
火腿为业,故“蒋腿”特为著名。金华本地不能吃到好的火腿,
上品均已行销各地。
  我在上海时,每经大马路,辄至天福市得熟火腿四角钱,
店员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
饭为无上妙品。至今思之犹有余香。
  一九二六年冬,某日吴梅先生宴东南大学同仁于南京北万
全,予亦叨陪。席间上清蒸火腿一色,盛以高边大瓷盘,取火
腿最精部分,切成半寸见方高寸许之小块,二三十块矗立于盘
中,纯由醇酿花雕蒸制熟透,味之鲜美无与伦比。先生微酡,
击案高歌,盛会难忘,于今已有半个世纪有余。
  抗战时,某日张道藩先生召饮于重庆之留春坞。留春坞是
云南馆子。云南的食物产品,无论是萝卜或是白菜都异常硕大,
猪腿亦不例外。故云腿通常均较金华火腿为壮观,脂多肉厚,
虽香味稍逊,但是做叉烧火腿则特别出色。留春坞的叉烧火腿,
大厚片烤熟夹面包,丰腴适口,较湖南馆子的蜜汁火腿似乎犹
胜一筹。
  台湾气候太热,不适于制作火腿,但有不少人仿制,结果
不是粗制滥造,但是腌晒不足急于发售,带有死尸味;幸而无
尸臭,亦是一味死咸,与“家乡肉”无殊。逢年过节,常收到
礼物,火腿是其中一色。即使可以食用,其中那根大骨头很难
剔除,运斤猛斫,可能砍得稀巴烂而骨尚未断,我一见火腿便
觉束手无策,廉价出售不失为一办法,否则只好由菁清持住往
熟识商店请求代为肢解。
  有人告诉我,整只火腿煮熟是有诀窍的。法以整只火腿浸
泡水中三数日,每日换水一二次,然后刮磨表面油渍,然后用
凿子挖出其中的骨头(这层手续不易),然后用麻绳紧紧捆绑,
下锅煮沸二十分钟,然后以微火煮两小时,然后再大火煮沸,
取出冷却,即可食用。像这样繁复的手续,我们哪得工夫?不
如买现成的火腿吃(台北有两家上海店可以买到),如果买不
到,干脆不吃。
  有一次得到一只真的金华火腿,瘦小坚硬,大概是收藏有
年。菁清持往熟识商肆,老板奏刀,砉的一声,劈成两截。他
怔住了,鼻孔翕张,好像是嗅到了异味,惊叫:“这是道地的
金华火腿,数十年不闻此味矣!”他嗅了又嗅不忍释手,他要
求把爪尖送给他,结果连蹄带爪都送给他了。他说回家去要好
好炖一锅汤吃。
  美国的火腿,所谓ham ,不是不好吃,是另一种东西。如
果是现烤出来的大块火腿,表皮上烤出凤梨似的斜方格,趁热
切大薄片而食之,亦颇可口,惟不可与金华火腿同日而语。“
佛琴尼亚火腿”则又是一种货色,色香味均略近似金华火腿,
去骨者尤佳,常居海外的游子,得此聊胜于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8 22: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