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298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2-3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前辈:
   根据有关标准,在测试防雷器的保护水平时,电源防雷器要采用冲击电流发生器(8/20μs)进行测试,而信号防雷器和天馈防雷器则要采用冲击电压发生器(10/700μs),这是为什么?
   个人认为,冲击电压发生器是用来测试试品的冲击绝缘水平的,在测试时应无大的电流流过试品!而在用冲击电压发生器(10/700μs)测信号、天馈防雷器的保护水平时,防雷器无疑会动作,此时冲击电流发生器不也变相的成了冲击电流发生器了吗?
   请不吝赐教!
   不胜感激!!!
沙发
发表于 2004-2-3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哦,你说的相关标准指的是???

不如看一看 GB188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4-2-3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有电子版的标准吗?发给我一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4-2-3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电子版的没有,俺的案头有一份

你看看 IEC61643吧 等同 18802

不过都没见过电子版

去买一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2-3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你说IEC61643我就知道了,也是电源防雷器标准啊!

你可以看看信号、天馈防雷器方面的标准,比如GA173,呵呵!

看来你没有明白俺发的帖子的意思:我是想弄清楚信号、天馈防雷器为什么要用冲击电压发生器来测保护水平,而不用冲击电流发生器来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2-3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谁说不用做冲击电流实验了?8/20波形3KA不一样要测试吗?

10/700电压冲击测试的是横向和纵向击穿,依据的是邮电测试惯例。可以看看电话机、配线架等等的测试标准,都需要测试10/700横向、纵向电压冲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4-2-3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雷神!说实话我等您的回复都等了好半天了!

但看来,我最佩服的雷神也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电话机、配线架等等需要进行10/700横向、纵向电压冲击,是考察设备的冲击绝缘水平;SPD则不一样,在进行冲击时,保护器件肯定动作导通了,此时的冲击已经不是电压冲击而是电流冲击了,既然如此,何必还要进行电压冲击呢?我看我们的标准应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国外的标准。

请雷神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2-3 18:52:00 | 只看该作者
承蒙错赞。

其实10/700的电压冲击下SPD的响应波形和残压是和8/20电流冲击下的响应波形和残压不同的。对于使用GS的信号和天馈产品,最明显的表现是前者是不归零的震荡,后者是归零的震荡。

10/500、10/700、10/1000等的电压冲击波形其实最早是用来测试IC及其配件接口线间绝缘性能的。后来用于测试对电压—电流特性呈现非线形响应的元件的电压动作特性。通讯线路[不管平衡和非平衡线路],由于其接口的原因,其线间等效电流电路是一个非闭合电路。

我们知道,对于闭合电流,在回路中感应出的是感应电流。对于非闭合电路,感应出的是一个电势。因此能模拟通信线路雷电感应的应该是一个脉冲电压的冲击。依据IEC标准所给出的100米导线的负载等效震荡电路的数值,在无屏蔽电缆上,其过电压的特征曲线约为10/700。对于屏蔽电缆,和半波振子接收天线系统,更近似于10/1000波形。因此,为有效考验接入此系统的SPD的动作特性,考核其动作后,动作电压对通讯接口电路的影响,采用此波形。

也就是说:电压冲击考核SPD的动作残压;电流冲击考核SPD的动作能量。

以上观点我也一些业内专家讨论过,在这些上面我们是基本一致的。你也可以参看邱传睿先生的几篇论文。还有98—99年IEEE杂志上贝尔实验室蒙特·罗里奥博士写给CIGRE的两篇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4-2-4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雷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2-4 09:36:00 | 只看该作者
GA173就不要看了吧

要看也要看GA267-2000 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15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