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370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资料] 雷电防护标准化的现状和若干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3: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雷电防护标准化的现状和若干问题的探讨
 
 
蒋容兴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200063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雷电防护的发展和雷电试验的相关标准。内容有雷电防护的现状、中国雷电防护工程的标准化的发展和必要性、在 SPD标准中的争论和雷电防护标准间的协调,以及产品上常见的技术问题分析。

1. 中国雷电防护的发展现状与标准化

1.1 中国雷害的概况
  文 [1] 统计, 2000~2001 二年中,在中国雷电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共 1661 起,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有五例, 100 万元以上有二十九例,每年平均损失约数十亿元。
  雷电灾害主要发生在电力、电信、广播电视、金融证券、石化、交通、建筑等行业。
  灾害最严重的省市为广东、福建、云南、山东、广西、江西、江苏和上海等。
1.2 雷电防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中国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发展方针。目前计算机电子系统和网络的应用已遍及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家庭,数量与日惧增,因此,雷电防护的标准化已成为十分必要和紧逼的任务。
1.3 雷电防护产品的现状
  1990 年前后,国内仅有较少工厂生产小 In 的 SPD 产品,并在军工,通信等项目采用。
  1995 年以后,德法国英美等国产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在重要工程中使用。
  2000 年前后,国内有许多工厂开始生产 SPD 产品。但规模大的工厂少。
1.4 雷电防护的标准化
  按照中国的国家技术政策,“在编制新的国家标准时,有 IEC 标准的,应等同采用 IEC 国际。如现有标准修订时,也应采用新的 IEC 标准”。因此我国新编 SPD 的国家标准,与 IEC61643.11 是等同的;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修订中,则引入了 IEC 的防雷电电磁脉冲、防雷和滚球法等内容。由于中国各地区和各行业存在不同的雷害酷度和技术要求,因此,容许使用它们自己的行业标准。以下列出雷电防护有关的二个国家标准和几个广泛使用的行业标准:
  1) GB50057-94 ( 2000 修订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国家标准);
  2) GB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用的电涌保护器》(国家标准);
  3)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国家电力公司标准);
  4) YD5098-2001 《通信局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信息产业部标准);
  5)YD/T1235.1 , 2-2002 《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信息产业部标准);
  6)GA173-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公安部标准);
  7)GA267-2003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电电磁脉冲安全保护规程》(公安部标准);
  8) QX10.1-2002 《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气象局标准 )..
  以上标准,有的与 IEC 相关的标准等同、有的局部等同、有的一分为二、有的合二为一、有的自成一套。
  IEC 雷电防护标准的趋势如何?我们怎样能动态跟踪,缩短与 IEC 间的差距?以 TC81 为例,今后的趋势是:
  1) 标准体系的变化更趋合理化。过去的标准存在相互分割的情况,今后将由下表所列的 IEC62305.1~5 替代。

TC81 标准体系的变化表

新出版物 NO.

替代的出版物

评估出版期

IEC62305-1 雷电防护:总则

IEC61024-1-1 、 2

2004

IEC62305-2 雷电防护:风险评估

IEC61662+A1

2004

IEC62305-3 :对建筑物伤害和生命的危害

IEC61024-1

2004

IEC62305-4 :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IEC61312-1 、 2 、 3 、 4

2004

IEC62305-5 雷电防护:公共设施

IEC61663-1 、 2

2005

  注: 1.IEC61024 系列 - 建筑物雷电防护主要是直接雷。 IEC61024.1 《总则》、
IEC61024.1-1 《保护水平选择》、 IEC61024.1-2 《防护系统设计安装、维护及检查》
  2.IEC61312 系列 - 建筑物雷电防护主要是感应雷。 IEC61312-1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IEC61312-2 《建筑物屏蔽、内部搭接、接地》、 IEC61312-3 《电涌保护器要求、级间配合》、 IEC61312-4 《建筑物设备的保护》、 IEC61312-5 《应用导则》
  3.IEC61662 《风险评估》、
  4.IEC61663 通信线雷电保护。
  2) IEC62305 则把雷电保护手段结合起来考虑。 IEC32305-1 (通则)和 IEC62305-2 (风险评估)对 IEC62305-3~-5 均有效。特点是
  ◆ 先评估、后防护。(计算与软件)全部公式化、程序化,按数据对建筑物的保护方式进行评估。
  ◆ 电气和电子系统的防护,包括了电器和电子系统的保护。脉冲耐压:电力系统为 1.5-2.5-4-6KV ,电子系统为 0.5-1-2-4KV 。
  3)对 SPD 选择和安装提供了完整的信息。对电力线和电子信息均有效, 同样给出了接地、等电位、屏蔽、合理布线等,并可多种组合。早先标准化的捆绑式的 LPS 由先评估后的灵活组合代之。系统保护水平 Ⅰ、Ⅱ、Ⅲ、Ⅳ的Ⅰ,扩展至电子系统
  1.5 试验站
  可进行 SPD 低压大电流放电试验室二个,已有 10/350 100KA 和 8/20 150KA 脉冲电流发生器、脉冲电压发生器和其它型式试验设备;而且更多的试验室将建成并能进行试验。因此,各种类型的 SPD 无论是家用或其它更重要的产品,均能进行全部试验。

2. 选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2.1 冲击电流 Iimp ( I 级试验电流)
  在建筑物雷电防护方面,争论最大的问题是 Iimp ( 10/350 )的引入, Iimp 主要是测量雷电数据的统计,并经数学分析和规范化而得出的一个长波的脉冲试验电流。但作为建筑物内的雷电保护器 SPD 考核试验,则对以 Iimp 进行的,存在以下疑问: 1 中国电力系统中避雷器标准参照 IEC TC37 标准规定的是( 8/20 ),已沿用数十年,避雷器能非常可靠满足系统避雷的要求。 2. 应考虑在建筑物的普通工程中,雷电流为( 10/350 )进户的概率有多少?线遭雷击时,低压电力线上避雷器就会形成多点放电,引入户内第一级 SPD 处的雷电流为何? 3. 在建筑物遭雷击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电流通道和各种管线(铁管、金属构件等),典型电流波形到底是什么? 4. 在 IEC61643 中, I 类试验的项目中大多数内容仍以( 8/20 )来进行,如 Up 和动作负载的予处理试验等。为此,建议 SPD 与避雷器采用统一的方法便于比较。( 10/350 )的试验作资料性和派生性的项目。
  2.2 脱离器特性
  在 IEC61643.1 条款 7.7.1 中 SPD 脱离器的动作负载耐受试验。要求试验时,脱离器不应动作;试验后,脱离器应能正常工作。
  在 IEC61643.12 中图 12SPD 和过电流保护器间的电涌协调性和条款 6.2.4.3 ,当 SPD 和过电流保护器配合时,在 In 时,过电流保护器不动作;当电流比 In 大时,动作是正常的。
  我们在脱离器和后备过电流保护间的配合方面还能做什么?

3. 雷电防护标准的协调性(各 TC 之间)

  3.1TC37 和 TC37A ( 户外与户内)
  TC37 为避雷器技术委员会,主要为户外电力线路上用,大多为高压避雷器。而 TC37A 为电涌保护器分技术委员会,主要为户内和户外,电压至 1000 伏。二委员会中,户外用的避雷器和户外型的电涌保护器用途是相同的,但考核性能的要求相差甚大,避雷器为, 1.5~5KA , 8/20 ,而 SPD 则为, 15~25 KA , 10/350 ,甚至更大。应予协调。
  3.2 标准中试验项目的相互协调
  TC37A 的 IEC61643.1 标准中要求的试验项目过多,应与 TC37 的 IEC60099. 和 TC37B 的 ZnO 的要求相互协调。
  此外,对多种 Uc 和 In ,如何确定典型规格、 SPD 插拔式模块的插拔力应规定多少? IEC61643.1 中未予规定。.

4. 产品上常见的技术问题分析

  4.1 SPD 并联技术中脱离器的设计
  大容量 SPD Ⅱ 级产品I max 要求达到 100 、 160kA ,当前解决办法有采用大阀片或小阀片多片并联。前者属非标产品,而后者可设计为模数化结构的标准产品,便于与其他模数化产品协调配合。
  SPD 的多片并联的基础是阀片( MOV )性能和内阻抗的一致性,在国外 MOV 采用真空机械操作无人化生产,产品性能一致,使并联回路均流良好;在国内, MOV 采用人工压制和测试性能进行选配来组成。
  当前,在 SPD 并联技术中脱离器的构成有二种:美国威尔公司、德国 ABB 公司、 Hager 公司和法国 Citel 公司是每一 MOV 阀片电路均有一脱离器,可指示该电路 MOV 是否劣化。在国内,发现二至四片 MOV 阀片并联后合用一脱离器的情况很多,这能否保证产品性能达到 GB18802.1 中 7.7 条的要求?即 热稳定试验 、动作负载耐受试验、短路电流耐受能力试验、暂态过电压故障试验、 TOV 特性试验等。
  脱离器由二部分组成,温度热熔断器和短路断路器,温度热熔断器关系密切的考核项目是热稳定试验,合格判别标准: 试验时 SPD 表面温度应总是低于 120 o C, 在脱离器动作后 5 分,表面温度应低于 80 o C 今分析如下:
  MOV 阀片电路均有一脱离器,表面温度常指其出线端处,
      θ=kQ1 /C1S1
  如四片 MOV 阀片并联
      θ=kQ4 /4C1 X4S1
      Q4=16Q1
  式中: θ 为 MOV 阀片温度,
      k 为散热系数
      Q1 和 Q4 分别为一片和四片,有一片劣化时脱离器动作需要的热量,
      C1 为一片的热容量,
      S1 为一片的散热面。
  上式显示 θ=120 o C 时,二种情况是不一样,相差很大。

沙发
发表于 2007-9-7 15:27:00 | 只看该作者
比较深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7-9-20 17:26: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无████████████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
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无███████支持
支种С种С种С吱?███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蕤?███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无████████████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
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无███████支持
支种С种С种С吱?███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蕤?███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
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8-2-16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雷电防护标准化的现状和若干问题的探讨

没看出来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9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aqrwre

qwer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8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