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转帖][历史随笔]一世风华写人生: 谢安的精彩小故事 作者:佳人和泪 [打印本页]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0-26 16:24
标题: [转帖][历史随笔]一世风华写人生: 谢安的精彩小故事 作者:佳人和泪
一直想说说谢安。吼吼,一千七百年,如果问中国历史上谁最被文化人推崇,那我肯定一下子先想起两位来,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谢安。下决心认真查了一把,结果从唐开始,直到明清,称赞谢安的诗歌数不胜数。至少李白一人就贡献了20首,要再加上他写谢灵运,谢脁的,那就更多了。瞧这: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 高情出人间。”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 “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 (小注一个:谢安,自安石,呵呵,跟王安石的名相同。王安石自己也觉得这很有趣,所以在走访谢安遗迹之后,他就颇欣慰地写诗说,“我名君字偶相同”。这句诗《辞源》上都有。)再瞧瞧偶们苏学士的: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 (小注:这里用的是谢安晚年的典故。)轩稼先生的: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唯消棋局。” ………… 不举了,不举了 …… 其实除了文学家,历代的史学家对谢安的功业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过再写这些空话,想必大家也不爱看,史学家的评述,就留待后面再提吧。言归正传,那就有个问题产生了,为什么谢安一直这么让文化人推崇,李诗仙对他是一生念念不忘,几乎到了崇拜的程度。究其原因,大抵应该在此:谢安的人生,实际是文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人生。成就了功业,而又不失自己的性情;艰险中拒权臣匡扶国家,却从不做卑躬屈膝的事。不结私党,功成不居。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一句话来说,处身世间,无论外界如何险恶污玷,他却能站在高处,始终不曾失去内心的高贵。所以《蒙求》中用两个字评价他:高洁。周旋官场而能不失自己的尊严,这可实在是文人心里最大的渴望了。别说古代,就说现在,其实也是一样啊。那么就来瞧瞧,谢安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以至于让偶们的文化人倾心如此吧。偶先大致分了几篇:“潇洒俊雅的风度”、“早早成名的童年”、“逍遥东山”、“周旋桓温”、“高明的政治手段”、“崇尚真情的人”、“谢安的朋友们”、“谢安眼里的女人”。偶依次写出来,贴给大家,引用皆有出处,有的来不及注明,有疑问的朋友请提出来,偶会提供给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6 20:03:19编辑过]

作者: crazy    时间: 2006-10-26 19:35
长见识了.支持一个.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0-26 20:07

第一篇:潇洒俊雅的风度

既然是要说一个人,那么还得按这个老套路,先来说,外貌!

说谢安的外貌,这个无可争议,一个字,帅! “谢家兰玉真门户”,这句话的确不是瞎说,谢安这一辈里,谢安和他的堂兄谢尚,弟弟谢万,都是风流美男子。谢安的小儿子谢琰,后来参加了淝水之战,也是从小就“美风姿”,后来谢琰的第三个儿子谢混,长大后“风华江左第一”,是那段时期的江南第一美男(呵呵,果然代代精传)。谢混不仅美得无人能及,诗也写得很好,清华大学校名的出处,“寒裳顺兰芷,水木湛清华”,就是他诗里的句子。

不过,要说谢安,只说“帅”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一方面,还得说他的风度。

 

故事一:风神秀彻

谢安还只有四岁的时候,桓温的老爸桓彝到谢家来做客。这桓彝也是个有名的大名士,桓家后来那么风光的基业,都是从他过江后,慢慢建立起来的。桓大名士到了谢府,一下子就看上了这孩子。古人的眼光,对偶们现代人来说可能不容易理解,东汉时评论人看“骨相”,魏晋时评论人重“风神”,桓大名士一见四岁的谢安,立刻就喜欢上了,忍不住地赞叹,哎呀,这孩子好啊,“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这个王东海就是王承,也是当时很出名的人物,为官清静,很受百姓爱戴,并且极有风度。不过,后来看,桓大名士这话,还是颇有道理,谢安后来果然是“不减王东海”。谢安很小就出名,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故事二:“潇洒”的来历

有件事很有趣,谢安和王羲之是非常好的朋友,但谢安和王献之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大家知道吧,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大书法家,继谢安之后的又一代风流领袖。谢安跟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都很好,全当是平等的朋友,王献之对谢安说话,也常没大没小。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儿子,那个“乘兴而来,兴尽而去”的王徽之,同谢安交往时,也常如此。但谢安从来没有不高兴,好像还挺喜欢。

王献之一生都是非常爱戴谢安的,并在他的官府里做长史。一次,王献之也不知怎么来了兴致,忽然称赞谢安说:“您本来就是最潇洒的。”谢安回答说,“我不潇洒,你这么说我很高兴,我自己就是身心比较顺畅罢了。”哈哈,潇洒!这很可能就是这个词儿的最早出处!偶求证了好久,也没有发现更早的。(如哪位朋友指出,偶将不胜感激)

故事三:偶像效应

谢安俊雅的容貌,潇洒的风度,很快就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有一回,还因为这偶像效应,让他的一位穷老乡发了笔不小的财呢。他这位穷老乡最早是个县令,后来被免了官,日子过得不咋样,想从建康回家里去,盘缠都不够用。谢安有心赠他些盘缠,但又怕伤了他的面子。于是就问他还有什么能换钱的东西。这个穷老乡说,他别的啥也没有,就有去年想做生意没做好,剩下的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谢安想想说,不如我给你推销推销吧。于是,他就从中随意地拿了一把,平时与名流们交谈的时候,就总是拿在手里,显得很喜欢的样子。诸位名流见此,想,哎呀,原来这蒲葵扇也很好啊,拿在手里也蛮潇洒嘛,于是名士们还有那些倾慕名士的人,纷纷购买,建康居然掀起了一股蒲葵扇抢购风,五万把蒲葵扇不久就倾销一空。谢安这个穷老乡,不但挣了盘缠,还发了笔不小的财,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哈哈,这就是“新会蒲葵”的故事,一直到清末民初,“新会蒲葵”都是个很响亮的品牌呢。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0-26 20:12

第二篇:早早成名的童年

谢安从小就很有名,第一篇里说了,那开头得从四岁算起。不过,他少年时的确有一些很精彩的故事,这个“少有重名”,仅仅就凭长得好,出身好,还是得不来的。那么瞧瞧他少年时的故事。

故事一:老翁可念

谢安从小性情温和,不很爱说话,是那种比较懂事的乖孩子类型。他七八岁的时候,大哥谢奕(就是谢玄和谢道韫的父亲)刚刚开始作官,在剡县当县令。谢奕可是个极有个性的人,常常想起什么是什么,后来他到桓温那儿当下属,还逼着顶头上司桓温天天陪他喝酒呢。

谢奕当县令,就把小谢安接到身边来玩儿。有一回,他审案子,谢安穿着青布裤,乖乖坐在一边儿看着。结果正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想不出好办法惩罚他,这老东西,打也打不得,关也关不得,可怎么办?他忽然脑袋一热,想出了个妙法。他让手下取来两壶酒,命令老头儿喝下去,都喝了,就饶了他。老头儿虽然害怕,但也没办法,咕咚咕咚就喝起来了。古代南方的酒度数低,不然换成偶们“二锅头”,这老头儿也肯定玩儿完。老头儿喝完一壶,醉得满脸通红,实在喝不下了。谢奕看见,就哈哈大笑起来,命令他接着喝。这时,谢安忽然对谢奕说,阿兄,这老翁多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谢奕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来教育他,但看看谢安十分郑重的表情,也觉得有点儿不合适了。于是说,你是想放了他吧。说完,就下令把那老头儿放走了。

故事二:少年慕容垂

这个故事是鲁迅先生《三闲集》里记载的,第一次看到时,吓了偶一跳。谢安和慕容垂居然还曾有过一回神交呢!

《三闲集》里是这样记载的,谢安小的时候名声就很大,远在辽东的人都听说了他的美誉。于是慕容垂就派人给谢安送了一对白狼眊去,这时的谢安正是十三岁。

多有人情味的故事,真是英雄相惜。哈哈,赶紧查。结果发现,谢安十三岁时,慕容垂正是七岁。那这个“白狼眊”,没准儿是他头回出猎所得呢。只是这个“眊”,却始终查不出来是个什么东西,我就把它理解成狼尾巴之类(估计不对)。

哈哈,慕容垂7岁就有结交远方名士的心思,难怪后来叱咤风云,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故事三:两位宰相的“会晤”

历史上东晋两位最有名的宰相,一个是王导,一个就是谢安,东晋能够维持这么多年,他们俩是最大的功臣了。有趣的是,这两位宰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他们都是道家的推崇者,执政时都采用清静不扰民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所以两人当政时,都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安定。其次,他们都风度潇洒,是一代风流领袖。哈哈,都属于那种偶像型领导人。

当时人们常把他们两个相提并论。只是说,谢安要更文雅一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就指王导的家族瑯琊王氏(王羲之他们家)和谢安的家族陈郡谢氏。他俩都是各自家族里最辉煌的人物。

哈哈,在谢安十几岁的时候,这两位宰相,还曾经有过一次“会晤”呢。其实,王导比谢安大44岁,王导去世那年,谢安才19。王导去世的前几年,谢安曾经去拜访他,结果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王丞相对这个后辈大为欣赏,结果很快,谢安的名声就又上了一个台阶。而王导也给谢安留下了终生不忘的好印象,当他执政时,对当年王导的很多治国之道,仍然十分认可呢。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1-2 11:29

第二篇:逍遥东山(一)

先来说说东山吧。东山,在当时的会稽郡,现在的上虞市郊。几年前,大导演谢晋到东山登山祭祖,称其为“娟雅第一山”。谢安是从20多岁开始到东山隐居的,直到40岁离开,接受桓温的邀请,去做他帐下的司马,这才踏上仕途。

这不到二十年里,可说的故事很多,就拣有名的、有趣的说来听听。

故事一:兰亭雅集

这个是必须得说啊。王羲之的古今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大家一定都知道,这故事肯定也熟得很了。那偶就把内容整理下儿写出来,好看得清楚些。

时间:永和九年的三月三,公元353年。

地点:会稽郡山阴之兰亭,现在的绍兴市西南。

人物:东道主王羲之(这时他是会稽郡的内史,其实就是郡太守)、当时最有名的40多位名士。其中有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谢道韫的夫婿)、王徽之、王献之等等。

人物概况:谢安当时是33岁,王羲之的年龄现在有争议,反正比谢安大一些。最小的王献之才7岁,呵呵,跟着老爹来凑热闹的。

活动内容:一边畅谈人生哲理,一边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说具体点儿,就是名士们沿小溪而坐,把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让它沿着溪水漂动,漂到谁面前,谁就喝干这杯酒,然后赋诗一首。做不出来就罚酒。(王献之因为年龄小,写不出,居然被罚,怪可怜)

丰硕成果:共得诗37首。当然最最丰硕的,还是那幅千古一序。王羲之最后总结,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兰亭集序》由此诞生。

精品举例:兰亭诗里佳作不少。把谢安和王羲之的两首拣几句来瞧:

王羲之的: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音。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

谢安的: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突然想起这个,就小注一下儿“三月三”吧。“三月三”在魏晋时叫做“上巳”节,那是个很盛大的节日,上至贵族王公,下至小民百姓,都要出去到水边过节。甚至女子们都要穿上艳丽的服装,走出门去。“曲水流觞”是过节的一个重要项目,人人如此,可并不是这回兰亭会名士们的发明。不过饮酒赋诗却是他们的专利了。不光汉人,北方也过“三月三”,石虎时的三月三盛会,就热闹得很。)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6-11-2 14:28
中国文人论品级,没有几个可以比上谢安老人家的。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1-8 17:10

第二篇:逍遥东山(二)

偶们一千七百年的文化名人们,对谢太傅这“东山逍遥”羡慕得不得了,但是,谢安的东山真的逍遥吗?并不是的!至少他有两大摊子事儿必须得做,做好后才能跟他的名士朋友们饮酒作诗去。

故事一:难缠的爱弟

谢安的第一个摊子,就是应付他的好弟弟谢万,替谢万收拾残局。

可别小看这个摊子,因为它可维系着谢家这三代人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门户地位呢。

谢万实在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人。这兄弟是个风流名士的确不假,诗也写得好,可是实在不经世务,啥实际事儿也干不了,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白望”之一。他二十岁左右吧,听说有人送了谢安一领“裘”(其实就可理解为“裘皮大衣”,在那时也同样贵重),就惦记上了,来跟谢安要。但他却不直说,却谎称,“我怕冷。”谢安岂不知这个爱弟的小心眼儿,估计他对谢万一贯的精神折磨,也的确有点儿受不了了,就说,你别胡说了,你不过是想穿出去炫耀罢了。然后又说,你不是怕冷吗?好啊,那没有比绵更保暖的了,给你三十斤绵,拿去吧。谢万怏怏抱着三十斤绵,又不敢不拿走,呵呵,这一对兄弟。

谢万后来当了官,谢安深知他不是那块料儿,就老得给他出主意,想办法,还时不常到他当官的地方去(吴兴郡),每天早上叩屏风叫他赶紧起床办公;谢万当将军,谢安得一一亲自去拜访他的手下,以“深著恩信”。后来要不是谢安替他聚拢了人心,谢万不战即溃后,就差点儿被手下们杀了。谢安出仕前,估计有30%的心思都花在了这好弟弟身上。不过奇怪的是,谢安居然一辈子都十分喜欢他,除了裘皮大衣的事,谢安从来没有教训过他(其实那回也不算教训)。后来谢万死了,谢安伤心得不得了,居然十年不听音乐。

下面开始说“逍遥东山”这一篇最重要的内容——谢家的才子才女们。

这就是谢安的另一大摊子事儿。这时候说最合适,也只有这个时候,他们还都在谢安身边。后来他们长大,当官的当官,嫁人的嫁人,再没有这时的热闹了。

不过在说之前,得先插一笔,谈谈概况,这很重要噢!

要说偶们谢家这些“芝兰玉树”和金枝玉叶们,先得知道,对当时那个士族社会来说,子弟们成器不成器,直接关系着这个家族将来的社会地位,可是件不得了的事。谢安在他的兄弟里排行第三,老大是谢奕,老二谢据(就是那个“空中撒盐”的胡儿的爹,很早就死了,把遗孤们都扔给了谢安),老四是谢万,老五是谢石(大家一定听说过,淝水之战的前线主帅),老六谢铁(这一位,除了当永嘉太守之外,史书就没见什么记载,他的后代倒是有些故事)。

这兄弟六人,除了谢安是个闲人,余下死的死,作官的作官,谁也没空儿教育孩子。于是,谢安就成了谢氏这一大家子的“贤内柱”,他得给“芝兰玉树”们讲诗文,让他们懂得思考,明白做人的道理。他们渐渐长大,他还得给他们筹划前途,并开始替他们求亲,给女儿侄女们物色夫婿 …… 呵呵,偶们谢太傅做人也真是不易,瞧个统计数字,看看这些小“玉树”到底有多少:仅史书中有记载的儿子就有11个,女儿偶至少知道4个(很可能有偶没发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事实上远不止这些)。守着这些怠慢不得的宝贝儿们,可如何能逍遥得了?

不过,也许谢安是真的逍遥,因为他的确对这些孩子都喜欢得不得了。极有可能,他就以给小“玉树”们当老师兼老爸为乐呢,呵呵,天伦之乐,当然也算“逍遥”啦。

故事二:言传与身教

呵呵,谢安绝对是个温存的家长,他是从不训斥子弟们的,体罚那就更不可能。这就是老子说的“行不言之教”,再明白点儿,就是以身作则。有一回,他的夫人刘氏管教儿子(夫人可是个既机智又厉害的女人噢,不然谢安的惧内也不会那么出名),她教训了儿子半天,可谢安却在一边儿一语不发。夫人一看他的悠闲,立刻不满意了,问他,哎?我怎么从来没看见你教训儿子啊?谢安倒也老实,笑答,噢,我只是喜欢用自己来教育他们罢了。

呵呵,十分典型的老庄人生观噢 ~~~~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1-8 17:12

第二篇:逍遥东山()

这部分来说说偶们谢太傅亲手调教出来的子弟们。他们中最出名的是“封”“胡”“羯”“末”四兄弟(这名字很奇怪吧。其实这都是小名,那时的小名都是贱名,很多人都有。比如王导丞相的孙子王珣的小名,就叫阿瓜,呵呵,就像过去老人给儿子起名“狗剩儿”那意思差不多)。当然了,最不能忘的,还有我们的道韫MM啊。

第一个人物:说说谢家这一辈里最了不起的子弟——谢玄!

故事一:紫罗香囊

谢玄就是四兄弟中的“羯”,那时,不仅谢安,也包括社会上的不少名流,也都常常亲切地称他“阿羯”。

别看谢玄一生戎马,从桓温手下一个小武将“司马”做起,一直做到北府兵统帅,车骑将军,但他小时候,可曾经是个标准的小纨裤模样。就喜欢华丽的衣服,手里拿个漂亮的紫罗香囊,腰上还要挂条别致的手巾。整个一个娇贵十足的公子哥儿。

还好,他这状态维持的时间不长,是被谢安早早地给调理过来了。谢安是一见他那模样就头疼,《世说新语》说“患之”,呵呵,意动用法,就是“以之为患”,足见谢安心里有多烦。不过,谢安是一向不训斥子弟的,这回也一样。他倒是真没少花心思,一个要让谢玄改了这毛病,另一个还不能伤他的自尊。

有一天,他把谢玄叫来,说要跟他打赌玩儿。谢玄一听,立刻欣然答应。于是,叔侄俩就下赌注。谢安说,别的不要,就要他那个紫罗香囊。不一会儿,谢安把那香囊赢到了手。他思考一下,就当着谢玄的面儿,轻轻扔到火里,把它烧掉了,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跟谢玄玩儿。小谢玄见到,这才一下子明白了,原来那东西不是好玩意儿,至少叔叔是很不喜欢的。但谢安没有训斥他,反倒让他觉得心里很惭愧。

从此,偶们的谢将军一改前非,再没做过那半男不女的装束,很是个男子汉的模样,为最后当上北府兵统帅,保卫国家,打下了最最最早的基础。

故事二:芝兰玉树

呵呵,这个词儿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芝兰玉树”后来一直被用来指代谢氏子弟,再后来,就变成有风度的美男子的代称了。但是它的最早出现,却是偶们谢玄将军说的。

有一回,那大概是谢玄已经二十岁之后的事,谢安像往常一样,把子弟们叫到一起,跟他们谈论人生之道。这时,他突然问了个问题,大意是,你们打算怎样面对人世间的事情,而让自己成为有才能的人呢?孩子们一下子被问住了,这个问题听起来好深奥啊,不少孩子都还没认真想过呢。这时,偏是偶们谢将军开口了,他说,就该像那“芝兰玉树”,在自家门庭前无拘无束地自由地生长!谢安微笑,觉得他答得很妙,由此也更加欣赏这个阿羯了。“芝兰玉树”这个词儿,也一下子流传开来。

偶还是来解释解释这个问答吧。因为这里面可实在不简单噢。

先得大概知道下儿当时天下的局势。谢安出山前,正是大权臣桓温的势力正在膨胀的时候,他的篡位之心更加显现,从皇帝到百官,人人惧三分。有表现出不支持他,而要忠心晋室的,都被整得很惨,重的诛三族,轻的也要下狱。就连出身琅玡王氏这么厉害的家族的王彪之,因为不买桓温的帐,都被整进了监狱。

谢安这时候问孩子们这个问题,呵呵,多少是有点儿目的的。那时,这些孩子不少都过了二十岁,开始到四处去做官了。本来谢家势力在那时就远不上王家,子弟也没有人家那么多。他好不放心呀,生怕这些孩子干些蠢事,不但帮不了朝廷,还会搭上自己的小命儿。所以他才这么隐晦地问,好听听他们的态度。

谢玄的话最让他满意,因为谢玄正是借“芝兰玉树”来自比,隐晦地说明,这时的谢家子弟,最应该的就是韬晦自处,少说多做(最好是别说),把自己本份的事处理好,不去干预其他家族的事。谢安觉得这孩子真是明白了他的心思,所以很高兴。

呵呵,蛮深奥啊,这里,偶们谢将军的悟性的确可见一斑。

(注一个:后来,谢玄的第一个官职是在桓温帐下当司马。那时,他就是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绝不参与什么党争,他心里不支持桓温,但也从不当面跟他做对。其实如果他不是这样的话,他也许就等不到后来,成为北府兵的最高统帅了。呵呵,偶们谢玄还真是很懂些做人的道行的,他只不过是不说罢了,但却是个有智慧的人噢。)

谢玄小时候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简短节说,下面来说,偶们最了不起的MM——谢道韫!

谢道韫是谢安大哥谢奕的女儿,谢玄的姐姐。谢奕就是那个灌老翁喝酒的县令。当然,后来他可不止是个县令了,而是接了堂兄谢尚的官职,当了豫州刺史,安西将军。不过谢奕的确是没啥才能,比不了堂兄谢尚,更比不上谢安,但比谢万要强些。只是,他从小就跟桓温是好朋友。但他当安西将军没一年,就死去了。这样,道韫和谢玄都变成了没爹的孩子,就一直跟着谢安。所以,道韫MM的故事,留传下来的,都是在跟着谢安之后。

故事一:堪怜咏絮才

林黛玉“咏絮才”的典故,是源于偶们道韫MM,不过,一些人把谢道韫看成林黛玉那样多愁善感,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其实谢道韫和林黛玉是两种人啊。只是说起才气,倒是相当。呵呵,这个“咏絮才”的故事非常著名,大致是这样:

道韫很小的时候,大约六七岁七八岁(考证不足,待强人指点),有一回忽然下起了大雪(在江南,大雪还是不多见啊),谢安就把孩子召集起来,给他们讲文章义理。这时,雪下得更大了,谢安忽然兴致大起,欣然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时胡儿谢朗立刻回答:空中撒盐差可拟!而小道韫想了想,忽然充满暇想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十分欣赏,笑得合不拢嘴。

这就是“咏絮才”的来历。小道韫那充满暇想的愉快的神色,想一想,就像在眼前似的,呵呵,谁不喜欢。难怪偶们谢太傅高兴得不得了。

不过这里,偶想为谢朗说句话。谢朗就是四兄弟中的“胡”,大家都叫他“胡儿”。胡儿明显不是搞文学的料啊,如果当时的雪是那种小雪粒的话,胡儿的话就十分实在噢,明摆更像“撒盐”嘛,呵呵。道韫说的,显然是加入了自己的暇想,这在文学行家看来,自然很欣赏,一看道韫就是个才女的好苗儿。不过实诚的胡儿变成了偶们大才女的反面儿对比,倒挺让人同情,呵呵。

故事二:姐弟之情

道韫MM是谢玄的姐姐,老实说,在那种时代,女人的名气,都必须得依附个什么男人才行,依附娘家父亲叔伯兄弟,依附夫家势力名声,等等等等,反正如果你们家男人没一个有出息的,一个女人再有才华,也难出名。道韫可是得天地之精华,用网上一个朋友的文章所说(偶不知作者姓名,冒昧引来),“她身后,众神喧哗”啊。嘿嘿,不能否认,这是外因。道韫的大才是内因,但没这外因,她也难以名垂千古。

而那时,谢玄渐渐有了名气,人们谈起她,会津津乐道说,那是谢安的侄女,王羲之的儿媳,谢玄的姐姐呀!而且谢玄也十分敬重欣赏她,每每向别人说起姐姐来,总是十分自豪。但道韫MM却还常常觉得这弟弟不长进,曾嘲笑他说,“你到底是太沉迷俗务呢,还是天资有限?”谢玄听后,知道姐姐有见识,争辩也未必是她的对手,只好就笑笑算了。

不过,在谢玄心里,是一直为有这么一个姐姐而骄傲的,下面“林下风气”的故事,就恰恰是最好的证明啦。

故事三:林下风气

在道韫的那个时代,她曾经好一段时间和另一个女子齐名。这个女子娘家姓张,她的哥哥叫张玄,也是个名士。而有趣的是,那段时间,人们也一直喜欢把张玄和谢玄并称,把他们叫作“南北二玄”。而这两“玄”,张玄十分欣赏他的妹妹,谢玄则极为推祟他的姐姐.这回倒好,一下子,到底是“张玄的妹妹更出色还是谢玄的姐姐更出色”这事儿,就成了无数没事儿人谈论的话题。

张玄和谢玄是很好的朋友,不过一见面,谈起姐姐妹妹的事儿,就立刻争执起来,互不相让。这争论还真持续了好一阵儿,男人们都这个恨,这俩好女子都嫁了人啊,见是难见着了,真是终生遗憾。直到有个尼姑说了句话,这事儿才算有了个结果。这尼姑也是个有学问的,并且两位MM她都见过,她说,真要比起来,张玄的妹妹可算是大家闺秀里最出众的啦,而谢玄的姐姐,神情洒脱自然,有竹林七贤一样的襟怀风度呀!

呵呵,到这里,大家都不争了。偶们道韫MM当之无愧地占了上锋。其实是怎么回事呢?道韫的风度胸襟,并不是那种小女儿家所能比的,一个女子,居然有竹林七贤那样的胸襟!论才华,道韫比不了李清照,论美貌,道韫更比不了西施杨贵妃,但论风度襟怀,呵呵,道韫MM可却是冠绝古今噢。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1-8 17:13

故事四:说不尽的婚姻 ——— 天地间竟有王郎?

道韫MM的婚姻,一直被人们说个不停,但到底这婚姻是不是不幸呢?那么来瞧瞧:

谢道韫是嫁给了王羲之第二个儿子王凝之。首先偶肯定说,这是一桩政治婚姻,而且当时士族只能跟士族通婚,所以王谢桓庾殷等等贵族,噢,还有皇家司马氏,组成了个大圈子,娶妻嫁女,反正都是这几个姓。幸亏这几家都子女众多,还基本够嫁的,不然这近亲结婚恐怕是避免不了啦。另外,当时谢安和王羲之是很好的朋友,这婚事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其实谢安是最喜欢王献之的,但王献之那时太小啦,才十四五岁。道韫在谢家的女儿里,是年龄比较大的,在谢安出山前,她就嫁到王家去了。

道韫出嫁不久,回到娘家就十分不高兴,对谢安抱怨说,咱们家的叔伯们,有二叔,有您,有万叔,(哪个不是风度翩翩呢)?就算是同辈的兄弟们,有封儿,胡儿,羯儿,末儿,(谁又是那迂腐不堪的愚人)?想不到,这天地之间,竟有像凝之这样的男人!

其实道韫真正看不上凝之的,是她觉得凝之迂腐,风度不洒脱。偶曾窃想,如果当时王献之已经二十岁,而谢安正好把道韫嫁给了她,是不是就完美了呢?呵呵,但历史不能假设,反正道韫是嫁给凝之了。

不过,偶们得掉头来看看,凝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王凝之人品并不坏,长相也不差,他也没做过什么对不起道韫MM的事。他的最大问题就是太迂腐,但他并不是那种奸险的小人。其实对古代的一般女子来说,能嫁个王凝之这样儿的,就已经高兴得不行啦。其次,凝之的书法很好的,呵呵,王家书法谢家诗,这是他们家的传家之宝嘛,他虽迂腐,但可不是个白痴噢。

偶们道韫MM眼光非比一般啊,连谢玄这样儿的,她都觉得不长进,更别提王凝之了。道韫聪明活泼,极有灵性,看不上凝之本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MM最让人敬佩的是,虽然她有些不满意,但她并不没有使小性儿,而是很识大体。她跟叔叔私下抱怨完了,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辈子做王家的媳妇,做得又得体又大度,不仅王家人认可她,连社会上的名流后来也十分敬仰她呢,这跟偶们的林妹妹可是完全不同噢。

故事五:雅人深致

谢安教孩子们读书,《诗经》自然是必修课啦。有一回,他问大家,《诗经》里面,你们认为哪一句最好啊?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于是孩子纷纷说起来。谢玄的回答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呵呵,好伤感,也十分温情噢。而这时,道韫却回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一句出自《诗经 大雅 荡之什》,表达的是周王朝老臣忧心国事的咏叹。"穆如清风",是指像清风那样有化养万物的雅德。呵呵,道韫选的这一句明显比谢玄要更深沉,更有高境啊。于是,谢安称赞道韫有"雅人深致"。而这时,谢安也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说,他最喜欢“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这一句是出自《诗经 大雅 抑》,它的意思是说:“把宏伟规划审查制定下来,把远大的谋略传达给众人”。呵呵,这毫无疑问是政治家的思想啊,果然,后来当他作宰相执政时,就是这个思路噢。

故事六:解围王献之

道韫生性活泼而富有灵性,小时候在家里,叔叔并不重视那些繁琐的规矩礼仪,所以她总能和兄弟们在一起,尽情地畅谈哲理文思。而嫁了王凝之,她就不免时常感到寂寞了。有一天,她听说小叔王献之正在和几个朋友谈论人生义理,就忍不住跑去,躲在壁后偷听。原本王献之也是很厉害的,很少输给旁人,但那一回不知怎么,跟人家辩着辩着,就越来越支持不住了。道韫听着,心里着急,再听王献之说的,越来越不对点儿。于是她灵机一动,就派婢女悄悄去对王献之说:“嫂子愿替小郎解围。”王献之微微吃惊,立刻又高兴起来。嫂子的才华,他是很了解的,另外,对于道韫的这种“真性情”,他也十分欣赏,立刻就答应了下来。于是,仆人们就在大厅里摆下了青绫步障,道韫就坐在后面,开始同客人们辩论。呵呵,怪麻烦,古代女子终规是不能见外客啊,就跟皇太后训政,也必须垂个帘一样。道韫就接着王献之的观点,跟客人们辩驳起来,呵呵,不一会儿,居然把人家说得个个无言以对。王献之一边坐着,心里这个得意,颇以这位嫂嫂为骄傲。

故事七:临危不惧

谢安的临危不惧在历史上是出了名儿的,而他这气度,领悟得最深的孩子,正是道韫。所以,当家里遭逢大难的时候,男人都没用了,倒是她一个弱女子挺身而出,保护了性命和家里的孩子。

唉,这就得说说,王凝之这兄弟的迂腐果然是世间少有了。孙恩作乱,在会稽郡起事,王凝之是会稽内史,就是太守。这样危急的时刻,作为一郡最高长官,您倒是赶快调兵防备,征讨叛匪呀。但王凝之不这么做,人家有自己的打算。王羲之他们家一直崇信五斗米教,王凝之更是迷信得不行。而这个孙恩,恰是五斗米教的领袖。王凝之丝毫不设防,天天在家里祈祷天师。部下劝他防备,他就说:“我已经请了道祖派神兵天将援救的,你们无须担心。”唉,说来好笑,人家孙恩是五斗米教的领袖,就算他请来了神兵,天师是帮孙恩还是帮他啊?

这一回海匪作乱,王凝之满门被杀。身历这样的灾祸,换作一般女子,估计早吓得魂飞魄散了。但道韫竟然并不慌乱,十分镇定,又大义凛然。她命令婢女们和她一起,都各自拿起武器来,反正要死,不如出去跟他们拼了。她坐上肩舆(一种类似平板的坐具,偶觉得有点儿像《明成皇后》里那些大人们坐的那个),怀里还抱着三岁的外孙,让婢女们抬着出门去,她还亲手杀死了几个贼人。但这些小女子哪里抵得过潮水一样涌来的叛匪,最后还是被他们抓住了。孙恩是要把王家赶尽杀绝的,一看到道韫手里的孩子,立刻就想杀了她。这时道韫毫不畏惧,义正辞严地说:“你们既然是来杀王家人的,和这孩子有什么关系?要杀他,就先杀了我吧!

不能不相信,有时一个人的气度,真的能够改变事情的结果。孙恩看着道韫凛然的神气,竟然有些畏惧了。好一会儿,他竟改变了态度,恭敬地放了谢道韫和小外孙,并派人把她送回故乡去……

(小注:这故事看起来,好像当年谢安付桓温的鸿门宴,无所畏惧而最终保住晋室天下的事啊。看来,道韫真是深得叔叔的真谛……)

故事八:高贵人生

谢道韫一直在会稽寡居,主持残局,但仍不堕家风。多年后,会稽太守刘柳倾慕她的高名,特地前去拜访她。这时的道韫已经是鬓发苍白的老人了。刘柳对她来说,是一个晚辈。两人谈起来,谢道韫真情流露,陈述了自己家门不幸,不尽落泪沾襟。而后和刘柳畅谈了很久。说得言语流畅,义理通达。刘柳见她虽已年老,又遭遇这样大的不幸,但却风韵高迈,丝毫不失内心的高贵,不尽十分敬佩她。这件事后来也被人们传为佳话。

说起来,道韫出生在这样的人家,而又嫁到这样的人家,真的就是幸运吗,那也未必啊。

呵呵,为道韫MM做个总结:

说起魏晋时的女性,“贤媛”实在不少,但谢道韫无疑是魏晋风度中,女性的最杰出代表。偶一直认为,在谢家子弟里,领会谢安最深的,不是谢玄,也不是谢琰,而是谢道韫。其实她真正最让人钦佩的,不是美貌,也不是文才,而是那种“雅人深致”,那种“林下风气”,那种“一任波澜既倒而宠辱不惊的淡定”,是一种高贵的人生境界。

对于男人来说,能做到的又有一个?而对于一个女子,那实在就是千载难寻了。

“熏老鼠”的故事

胡儿的爸爸是谢安早死的二哥谢据,胡儿打小身体就很不好,因为这些原因,谢安对这个孩子一直特别疼爱。谢据很小的时候,有老鼠常常跑到房顶来,他就曾经爬上房去,点起烟熏老鼠。后来,社会上的人说起这件事,都嘲笑谢据,觉得他这行为很愚蠢。有时当着小谢朗也会说,但只说“有人”,却不提是他老爸干的。傻谢朗一点儿不知道,就跟着人家一起嘲笑。这样的事儿还发生了不止一次。后来谢安觉得,这事儿得告诉胡儿了,老跟着人家嘲笑自己死去的爹,他自己还得意呢。于是,有一天,等谢朗又说起这事儿来,谢安就很温和但又很郑重地对他说,你知道吗?人们常拿这个来嘲笑你父亲,并且还说是我跟他一起干的。谢安不愿意让胡儿小看他父亲,就宁愿背黑锅,把自己也一起扯上,好让胡儿早点儿明白。好动人噢。。。。连《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写到这里,都忍不住跑出来,写下了自己的评论:“谢公假托事情是自己干的,以启发诱导胡儿,真可谓是‘德教’啊”。

胡儿听了谢安的话,一下子就怔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想起自己从前的行为,羞愧得跑进屋子里,好几天不出门。而后来,当再听到别人嘲笑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不再随意地附和了,他已经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行为啊。。。。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1-23 10:09

第二篇:逍遥东山(四)

就像前面说的,当谢安把谢万以及孩子们这两大摊子事都搞定,那剩下的才是他自己的时间,不过也真剩得不太多了。那么这些才是偶们文化人所羡慕的真正的“东山逍遥”。

虽然实际上这种“逍遥”并不多,但故事却都很有名。就来瞧瞧这些著名的故事们:
  
  
  故事一:“谢公自有东山妓”
  
  
   “东山妓”可是十分有名的典故了。李诗仙对此羡慕得不行啊。还曾带着自己的歌妓们来东山,给谢安的在天之灵写诗,感叹时代的变迁,“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谢安在东山养了一些歌妓,偶所以说“一些”,是因为这个数量难考。不过,肯定不会多。当时他是在东山“寓”居,再搭上谢家那么多人,多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世说新语》一个译本说“几个”,大略差不多。
   说说那年月的歌妓。两晋那时候,蓄养家妓成风,石崇在金谷园里就养了上千姑娘,还调教出了著名的绿珠和宋袆。那时士族蓄妓是家常便饭,不至家家如此,也差不太多。像偶们现在理解的那种挂牌拉客有老鸨的妓院,在那年头没什么市场。不过那时的“妓”也跟现在理解的有些差别,那时的“妓”大多是唱歌跳舞用的,而不是陪主人胡来,当然个把暖昧关系也免不了,但不是主流。所以历来这个“士大夫携妓”的“风流”,并不是偶们现在所理解的男女关系。打个比方,偶们现在听歌儿,遇到爱听的,下个MP3,不然买张光盘,问题就解决了。而那时没这个呀,可偏偏偶们士大夫又都“酷”好音律,谢安也是如此。那怎么办呢,就养些歌妓吧。就像在家里收藏了几张光盘一样。嘿嘿,古代歌妓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对那时来说,就是一个活乐器而已。主人温和些的,境况就好些,主人厉害些或者随意些,那命运就不可知了。
   谢安在隐居时,常和朋友们到会稽周围的山林里游玩,饮酒赋诗,自然也要带上这些姑娘们,以娱耳目。姑娘也都个个倾慕他,据说东山保留下来的两处亭堂,就是以他的两个歌妓的名字来命名的呢。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1-23 10:09

故事二:独啸长风

呵呵,这个故事,整个儿一个淝水之战提前三十年的预演,其实大家看了这个故事,一下子就会理解,为什么谢安在淝水之战前会是那样镇定了。故事的大略是这样:
   大约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他和孙绰、王羲之几个人一起到海上去游玩儿。大家一边观赏着美景,一边吟诗作歌。正玩儿得高兴,却忽然起了风浪,而且越来越大,眼看就有翻船的危险,可当时离岸边还有很远的距离呢。这下儿可把王羲之和孙绰吓坏了,诗也不吟了,在船上跑来跑去,惊慌失措地互相问,怎么办?怎么办?然后大喊着赶快回去。
   而这时,偶们的谢太傅就像淝水之战前一样,无比镇定,还把他的诗慢慢吟完了。他抬头看了看几个人手忙脚乱的样子,说,要这样惊慌的话,那就真的回不去了。呵呵,真是起作用啊,听了他的话,大家竟都渐渐安静下来了。这几位都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就想明白了,是啊,这么惊惶失措,没准儿本来翻不了船,手忙脚乱地倒翻了呢。于是,谢安的镇定让大家都稳定下来,然后平安地返回来了。
   其实这就是淝水之战前,偶们谢太傅的思路。战争胜败谁也不能完全预料,但是把能够做好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就该安安静静地面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所有的人都镇定下来,事情才会向最好的结果发展啊。
   这件事,让王羲之他们都对谢安十分欣赏又钦佩。后来他和当时另一个大名士刘惔商量说:“安石有镇服国家的气度啊,我们应该一道推举他。”刘惔回答说:“是啊,如果他真的不想出山,咱们就该集天下的名士一起来推举他。”
   李诗仙的诗是这样写这件事儿的:“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 高情出人间。”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1-23 10:09
故事三: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呵呵,上面刚说到,士人们都愿集天下来推举谢安了,于是,人们都说“安石不出山,他可真是对不起天下百姓啊”。不过这里,偶就不再说什么赞颂的话了,还是理智点儿,来分析分析这个“安石不出,如苍生何”为什么会叫得这么响吧。
   首先一个,那时候取仕的标准,第一个是门第。这是当时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造成的,就跟隋唐以后的科举制,读书人都打破了头考进士一样。论起门第,当时谢家虽然不比王家,但也是无可争议的高门。没这个门第,谁也别想当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嘛。你不是出身高门,负责推荐官员的大中正想都不想你。所以门第方面,首先没有问题。
   其次一个,就是声望。其时这个声望,是从东汉三国时候又就有了,而且越是隐士,声望越高。当年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是大隐士,声望高啊。你说声望这东西虚,当然了,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什么都是虚的,比如,在谢安之前,还有个名士叫殷浩,就是个“白望”(呵呵,偶愿把这个词儿理解成,“白指望”),他出山前,人们也说“殷浩不出,如苍生何”,结果出山一试,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一辈子的好名声也一把毁了个干净。这是说虚。
   但是……这声望可也并不完全虚。声望是怎么来的,是人传人,越传越多,这人就出名了。那么,你得有让人家可传的东西才行啊,至少你得有才略,能说得头头是道,虽然没经过实践检验,但得让人家觉得你很有见识,很有思想,很智慧才行。另外,你这个人怎么样,也重要的很啊。你是个奸猾小人,你一天到晚急功尽力,你贪财好色,你胆小如鼠,你出卖朋友,你办事不负责任,你迂腐不堪,你懒惰放肆,你虚情假意,你只要有其中一条,好了,就是污点,也会人传人,不久,你这名声也就作下了。呵呵,谢安是一条也不占。在那个贵族圈子里,他是唯一的一个什么毛病也让人们找不着的人,很多人都是他的朋友,都会心悦诚服地推崇他。当时的人这样形容他:温润,高洁,宽融,深浓。偶觉得还是桓温一句话,总结得最到位:“安石的为人处身之道,的确超过旁人啊”。
   正是因为这些,谢安隐居的时候,被喻为当时的“第一风流名士”,而大家也都拭目以待,看看他倒底能不能不负众望,真到了关键的时候,能不能安扶国家。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1-23 10:10
故事四:东山再起
  
  
   谢安终于出山了,这一年,他已经40岁。历来,偶们把这次出山称为“东山再起”。为什么是“再”呢?因为谢安隐居前,曾经当过一个月的官,但很快以生病为由,辞职回家了。所以,这回当官是第二次,于是就叫“再起”。不过,这一次,他一把干了26年。从一个小小的方镇司马,干到了执政宰相,机智地挫败了桓温的篡位,从容地打赢了淝水之战,并且改革内政,让老百姓过上了东晋以来最好的日子。最后死在北伐任上。
   谢安为什么出山呢?直接的原因是这个:谢万那兄弟终于顶不住了:北伐中不战即溃,丢了15000士卒。桓温一看可高兴了,他正等着要削除谢家十几年的豫州势力,好为自己逼进建康扫清道路呢。一道奏章,把谢万免为了庶人,一把剪掉了谢氏家族豫州的立足之本。这一下儿,谢家可真是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这时,谢安的三个哥哥都去世了,老五老六声望不足,都只当了个小官。
   就好像偶们家祖孙三代呕心沥血经营起来的一个大买卖,眼看就后继无人了。谢安能不痛心吗?他要再逍遥下去,往上是对不起祖先,往下是对不起这些孤儿们。于是,他痛定思痛,没办法,打点行装,到江陵桓温那儿,给他当了个小司马。那时他可没想,有一天他就会是与司马家“共天下”的大宰相,只是一步步地走吧,先得把谢家这买卖给支撑起来,不能让它倒了呀。
  
  
   呵呵,东山再起,这正是公元360年的事,离淝水之战还有整整23年。那么,在这23年里,谢安碰到的第一个对手兼朋友,就是东晋另一位不得了的人物——桓温。

作者: 满清十大酷男    时间: 2006-11-23 12:44
王羲之也是足智多谋的人,不聪明的话早被人灭口了。[em01]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6-12-27 15:06

第三篇:谢安PK桓温(一)

故事一:“小草”和“远志”

首先说一下儿,谢安出山时的处境,嘿嘿,就一个字儿:难!

谢安一向名声高,一向为人好,而因此,别人就都会宽容你?才不是呢!其实往往正相反,你名声越高,别人就对你越苛刻。就好像现在偶们的明星们,昨儿晚上泡酒吧酗了回酒,一旦传出去,人们才不会放过你呢。不过还好,谢安已经作好思想准备了。他知道,他一辈子不出山,没事儿,可一旦出山,这对隐士来说,就叫“变节”,一准儿得挨骂。他是豁出去了,挨骂也得扛啊,不然谢家可怎么办哪?好在他的朋友们,都了解他心里不能说的苦衷,所以没什么微词,反倒很真诚地支持他。但是另外一些交往不多的名士们,可就闲不住了。哈哈,好不容易逮着他一个毛病,还不好好过过嘴瘾。谢安出山时,被人当面讽刺就有两回。那时的名士们个个伶牙俐齿,那话说得全都绵里藏针,让你浑身的不舒服。

一回是,他从建康出发到桓温那儿去上任,城里的名士都跑来给他送行,这时有个叫高崧的,喝了点酒儿,就装醉看着他说,哎,人家都说,你要不出山,可怎么面对天下的老百姓呢?现在你出山了,天下的老百姓又怎么面对你呀?哈哈哈……

再一回是,他到了桓温那儿之后,有人给桓温送来了一种草药,就是偶们中药里常用的“远志”,而这个“远志”,还有一个名字,叫“小草”,桓温好奇地问,“这一种草药怎么会有两个名字呢?”这时他的参军郝隆阴恻恻地一笑,“嘿嘿,桓公您不知道啊,这草药,隐在山石中的部分就叫‘远志’,可长在山石外的呢,”说到这儿,他瞟一眼谢安,“呵呵,就叫‘小草’啊!”这郝隆也是个有才学的,他正是借此讽刺谢安隐居时名满天下,好比“远志”,而出山后呢,就来当个小司马,也不过就“小草”一棵。这个比喻用得很巧,连并不愿伤谢安面子的桓温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嗯,这话说得绝妙啊!”

嘿嘿,这个出山好不容易,本来谢安是想逍遥一辈子的,现在却得跳出来挨骂。但这也没办法。想想死了的哥哥们,再看看这些没爹的孩子们,挨骂也得扛着。谢安是一句没辩解,人家虽然说得阴损了些,但人家说得也不是没理。他也没有记恨人家,而是一如继往地以礼相待。结果时间一长,讽刺他的人倒自己觉得有点儿没趣了,于是才不说了。

这里注个郝隆:郝隆也是个非常有趣的名士,大白天躺在院子里晒肚皮,人家问他:“你干嘛哪?”他就说:“我晒晒肚子里的书”。桓温让他当蛮族参军,管蛮族部落的事,他心里这个不乐意。有一回大家一块儿做诗,他就用蛮语写,桓温觉得很奇怪,问:“你说得都是什么呀?”郝隆不屑地说,“我说得是蛮语,我是蛮族参军,自然就得说蛮话了”……)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6-12-28 11:14

有点意思啊。

(股市大跌,只好灌水)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7-1-5 21:31

王羲之也是足智多谋的人,不聪明的话早被人灭口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当然了,我的家谱上就有他。


作者: 满清十大酷男    时间: 2007-3-20 19:37
先生原来是书圣后人,失敬失敬。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7-5-29 21:14

故事二:当年狂司马

谢安到桓温这儿当官,是出于桓温的邀请。不过要说桓温和谢家的交往,那可是由来已久了。

谢奕、谢安、谢玄,都曾经作过桓温的手下,而且有趣的是,还都是当同一个官儿——司马。桓温喜欢谢家人。谢奕小时候跟桓温就是朋友,这老兄在桓温这里,天天不着官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桓温也不管,还笑称他为“方外司马”。

谢奕好喝酒,不然当县令时也不至于想出灌老头儿喝酒的办法。谢奕找不着酒友,就天天拉桓温陪他喝,还不喝个酩酊大醉就势不罢休。偶们桓大将军被折磨得没办法,有一回喝到一半儿,实在撑不住了,就一头钻进了他老婆南康公主的房里,先躲一时再说吧。本来他不太喜欢南康公主,很少来陪她。这时南康公主一见他,这个惊喜,笑说,我可真得感谢你这个狂司马呀,要不是他,我还见不着您呢!而这时的谢奕,一看桓温溜了,竟也不在意,就立刻笑嘻嘻地跑到门外,随手拉了个老士卒来,逼着人家陪他接着喝。一边儿喝,一边儿还振振有词:“跑了个老兵,再来个老兵,没啥区别!”呵呵,这就是偶们谢玄将军和道韫MM的老爹。。。。。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7-5-29 21:15

故事三:是敌人?还是朋友?

桓温和谢家兄弟关系的确是不错啊,但是,交情归交情,正经事儿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在打击谢家的势力上,桓温可是绝不手软的。终于费尽心思地把谢万给废了,清掉了谢家横在他眼前的势力,为进一步进逼朝廷扫清了道路。而这时,他还欣然地邀请谢安到他这儿来作官。真是高人的心思,不能用偶们平常人的眼光来看啊。

这就是谢安与桓温的第一次PK:

桓温是狠狠地欺负了谢家一下子,差点儿把人家治得没了底气。然后再缓一把,请谢安来当官儿。反正谢安也只能当个小官儿,离出头还远着呢。而且谢安号为“天下第一名士”,倒正能显得他桓大将军有面子呢。

而谢安咋想?按常理说,桓温这么对付谢家,他就该对桓温恨透了吧?但他没有!来细想这个事儿,人家打了你,你立刻就急了,扑上去跟人家对打?可是,现在你打不过人家呀。那么就骂他两句,出出气,至少BS他一下子?但是,这除了把他激怒,更狠地治你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用处?而再瞧谢家现在这低迷走势,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忍吧。不但忍,还得跟人家缓和关系。其实谢安当官儿,不是没别的路,但他就是拿定了主意,就到桓温那儿去!这样才能暂缓一下儿紧张关系,保住谢家呀。

呵呵,这一来,谢安是给足了桓温面子,桓温也正想缓和一下儿。两人一见面,公事儿倒先搁一边儿,却成了不错的朋友。谢安对桓温恭敬有礼,从不像谢奕那样放纵。桓温也十分欣赏他,常常跟他一起探讨人生哲理,还曾对身边的人说,“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府里有这么好的客人呢?”有时,桓温还会亲自去拜访谢安。有一回,谢安正在梳头,一听桓温来了,立刻忙不迭地找冠帽,以示对上司的尊敬。桓温宽容地说:“司马不要这样繁琐啦,戴着便帽相见,就行啦。”

嘿嘿,这两位高人,在国家大事上,始终都是敌人,后来敌对了十几年,甚至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人家个人之间,却没有任何私怨,一直都可算作能谈心的朋友。后来谢安在朝廷当了官儿,一次听说桓温病了,还特意去拜访他。桓温为谢安阻止了他的篡位而恼怒,准备要杀掉他,但在临行前,他还对手下称赞谢安的文章写得好呢……

(这里,偶佩服一个,啥叫风度啊,可见一斑。连政治斗争,人家都进行得很高雅。始终对事不对人,才不干那种低级的事。偶们桓大将军虽然篡逆,虽然有点儿像个武夫,但是这宽广的胸襟风度,很值得一佩服噢。)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7-5-29 21:15

故事四:熬出来的仕途

说起谢安当官儿,大家所知道的,大多数都是他那些风光事儿。其实,这也是得之不易噢。就算你谢安出身好,又起点高,但官场可不是给你一个人开的,没点儿“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练,可是不行啊。
   谢安虽然名气天下第一,但说做官儿,却还得从小的开始做起。就好像现在,就算你是博士后,到公司来也不能给你个老总儿干呀。人家名士20出仕,名声好点儿的,当司马,当郡守,名声不如的,当县令。谢安40出仕,可也得当司马,当郡守,一点儿不比人家有优势。同在桓温帐下,人家郗超就才20出头,是谢安的晚辈,但却跟他一个级别。
   那怎么办呢?还是一个字,熬!
   谢安在桓温这儿熬了快两年。这时候忽然传来了谢万去世的消息。他骨子里不支持桓温,其实正在等机会离开呢,而且谢万的死让他十分伤心,他就以给弟弟服丧为理由,辞职回建康去了。他和桓温的交往也暂告一个段落。这时丞相司马昱见谢安又闲了,就说,反正你已经出来作官了,那就接着做吧,整好吴兴郡缺人,你就去当个太守吧。谢安二话没话,多谢丞相眷顾,又打点行装到吴兴去了。然后,不声不响,在这儿一熬就是五六年。不过,他在吴兴老百姓心里,还是留下了很好的名声。后来人们说,偶们谢太守在任时从来不张扬,百姓们常常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可是等他离开后,大家才觉得,还是他在的时候,日子过得好啊。
  
  
   在熬了七八年之后,谢安已经是快五十的人了。他终于得到了机会的青睐。这对谢安的仕途,甚至对后来的东晋,可都是件十分重要的事噢。而此后不久,他就和桓温再度碰面了,不过这一回,他们可就是不折不扣的——敌人。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7-5-29 21:39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
  呵呵,这个东晋,从公元317年建国,到现在不到60年,本来一开始就不强大,中间还经历了王敦和苏峻两次内乱,又老得跟北方作战,国家穷啊,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别提了,现在能不人心惶惶,踏踏实实种地,就已经求之不得了。
  谢安接手时,国家就是这个样儿,那怎么办?没得说,“发展就是硬道理”。他376年执政,当年就调整了税法。规定:第一,把以前的按田纳税,改成按口纳税;第二,王公以下,一视同仁,有户口的,全都交税;第三,服兵役劳役的,为国家作战的,就不用交。
  那么就来说说这个“口税法”的作用:
  == 繁荣经济,增强国力 ==
  其实,“口税法”的意思就是:从现在开始,除了封了王、公这样高爵位的,不管你是不是贵族,也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只要你是国家的公民,就要交税。
   原来,士族享受特权,不用交税,而且士族家家都有大片土地(谢家也不例外),那政府又能收上多么税来?再看平民这边儿,一家子人,总共就这点儿地,俩人种就行了,剩下的就闲着。
   现在好,这些闲人也都被调动起来了,国家里有的是事儿等着大家干呢。这样儿,种地的就会更加用心地种地,有余力的,就去开垦新地,首先农业得到了发展;那不想种地的呢,就去经商,贩运,开小作坊,这样商业也能活跃起来;如果还不行,你就是笨,就是什么也干不好,那就去投军服兵役吧,还有军队在接着你,一来就不用交税了,二来国家正等着解决兵源不足的问题呢。反正是,这几条路,随你挑,政府就一个原则,你不能在那儿闲着等救济。呵呵,让老百姓都开始动脑子干事儿,这样,国家经济才能繁荣起来啊。
  这回改革,对于个人来说,交的税到底是更多了,还是减少了,现在说法儿不一致,有人说多,有人说少。但是,对整个国家来说,这个财政收入,可无疑是增加了。那么东晋虚弱的国力,庞大的军费支出,也能改善一下儿了。
   呵呵,这样一来,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能够得到好处。那为什么会是“双得”呢?因为经济发展起来,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呀。可分的东西多了,大家才能都过得更好啊。。。。
  == 珍惜土地,抑制兼并 ==
  这个“口税法”还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它能更好地抑制一直让东晋政府头疼的土地兼并问题。
   那时,不管是士族还是庶族,这些地主们变着法儿地收买吞并农民的土地,而且是屡禁不止。穷人把地卖给了地主,变成佃农,就不用交税,所以不得已时,就常常把地卖了。但一实行“口税法”,农民却一下子珍惜起自己这个饭碗来了,没了地,我也得交税呀,那我干嘛还要卖给你?我还嫌地少呢。于是,地主们再想轻易从农民这儿弄走土地,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 顺利推行,业绩斐然 ==
  “口税法”从谢安执政当年开始实行,虽然是剥夺了士族的一些特权,但在谢安的坚定推动下,一直都实施得很顺利,没有引起任何社会波动。整个太元年间(从376年之后),东晋的经济渐渐地恢复了起来,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地变好。其实这段儿时间,正是东晋最好的小康时期了。
   《宋书》这样记载当时老百姓的生活:迄于太元之世,……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晋书》的描述:至于末年,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
   呵呵,历代的史学家们,也对谢安在这时实行“口税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偶就不多举了。。。倒想起,淝水之战是在太元八年(383年)发生的,恰恰就是在东晋的这个时候,所以前秦的大多数朝臣,才会劝阻苻坚,不要在这时攻晋啊。

最后回头来瞧一下儿这个政策:
  它其实很简单,就三条儿。并没有一大堆规定,没有去命令老百姓,你必须如何如何,否则就如何如何。它只是改变了一些方式和关系,然后很多结果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没有拿着鞭子去逼迫,而是让老百姓自己主动地去做。现在,连征兵这件事儿,都比以前顺当多了吗。
   呵呵,这里正体现了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噢。正像老子所说:最上乘的君主治理国家,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但百姓并不感到是你给他们带来了好处,反倒认为,这些好日子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这样的君主才是最高明的啊。。。。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7-5-29 21:41

第四:清明政治 —— 先人品,后才能
  上面,偶们说了谢安在国家大政方面的作为,这里,就来说说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用人之道。呵呵,这也是自古以来评价宰相政绩的标准之一啊。
   一说起用人,大家肯定就会想起“用人唯才”这个词儿,如果哪位宰相能做到这一点,就肯定会得到人们的称赞。不过,要说起谢安的用人,还是有些不同的。应该说,在这个“唯才”之前,还必须要加一个“唯德”。也就是说,他提拔官员的时候,第一件事儿,不是看你的才能,而是看你的人品。如果你真是“德才兼备”,那当然最好。如果你人品不错,却没有什么干实事儿的能力,他不会任用你,但却有可能和你成为朋友,他不认为一个人没实际能力是什么缺点,他甚至还乐于替你去摆平好多事儿。呵呵,谢安的朋友里有一批这样儿的人物呢。但是,如果你品质不好,就算你有天大的才能,对不起,他也不会用你,而且也不会同你交往。
   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不好评价,但他就是这么做的。不过有一个好处倒是显而易见,这就是,这样一来,国家的政治就会很清明。
   呵呵,这个偶是深有感触。一个单位里,这些人普遍人品都不错,那污七八糟的事儿就特别少,有人碰到困难,别人都会出来帮一把,大家都用好的东西去对待别人,这样,不但工作能完成得又简单又顺利,大家的心情也都很舒畅。但是,如果,这个环境里有那么几个人品不咋的,一门心思踩着别人往上爬,暗地里动心眼儿耍手腕儿的,那就糟了。这就会一马勺坏一锅,他们能搞出各种各样的花样儿,把所有的事儿都弄得又复杂,又阴险,有时为了一点儿小利益,就掐个没完。而时间一久,这种风气就会形成,好人总是吃亏,于是也就变得不好了。
   所以,谢安执政这一段时间,史书称“德政既行,文武用命”,史家评“政治清明”,还是跟他这个用人“先德后才”有很大的关系。
  呵呵,这里,正面反面都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先来说说正面的:

  徐邈:这位是京口人,从小就人品端正,举止有度,勤奋地读书、做学问,很有见识。谢安了解后,十分欣赏他,这就属于“德才兼备”型的呀,于是谢安就把徐邈推荐给了孝武帝司马曜,后来做了中书侍郎。徐邈也的确不负谢安的希望,在中书一干10年,为官清简宽宏,为人稳重缜密,从不参与后来皇室那些阴险的权谋。司马曜欣赏他的学识,又敬重他的为人,一有疑问,就去向他请教,要不是一不留神被张贵人弄死了,他还想任命徐邈担任更重要的官职呢。
  范宁:这一位,跟徐邈相比,就有个性得多了。他最大的个性就是——刚正不阿。范宁也极有学问,而且,他还有个极大的爱好,就是开学校。从前桓温当政时,范宁受到了压抑,桓温死后,他才当了个余杭县令。当县令的时候,他就大办学校,召收四方的学生,讲授儒学,一时间,就连这一带的社会风气,都因为他的大力办学,好转了不少。谢安十分欣赏他,也举荐他当了中书侍郎。唉,他跟徐邈,一起辅佐司马曜,本来挺好,但范宁为人太刚正了,结果那个谗佞的王国宝就容不下他,最后被排挤出了中枢。后来范宁当了豫章太宋,接着大办乡学,招收四方学生,甚至自己出钱给学生当费用。百姓们也都特别拥戴他。到了清朝时,余杭、扬州一带的百姓还给他塑像,把他看成和韩愈一样的先贤呢。

说到这里,就有个挺有趣的问题了,这两位,都是很得谢安爱重的,也的确是“德才兼备”型,不过,他们俩可都是“儒学”名士啊,跟那时的风流玄学人物,根本不是一个路数儿。谢安自己,也是一个极典型的玄学名士吗。那么他为什么还会这么看重他们呢?偶想这里头的原因,应该有两个:
   一个,谢安的治国之道,是道家思想无疑,但很多方面,他其实也融合了一些儒家思想的。偶们历来成功的政治家,其实大多数都是外儒内道型,只不过,不同的人,儒道所占的比例不一样罢了。谢安应该算是道家比例极高的一位了,但是他也并没有完全扔了儒家。
   另一个,这很可能是出于他的长远打算,他希望司马曜长大以后,不要像他老爹司马昱那样,“当个名士真不错,可怜不幸做君王”,毕竟这天下是司马家的,他谢安这个位置不可能长久,真要长久这事儿就不对了。所以,他是做了一系列振兴皇权的事,这个偶后面还会说到。向司马曜推荐正直博学的儒士,也是他要“振皇权”的一个步骤。当个名士,逍遥山水间,这没问题。但当个皇上,却整天清谈,啥实际事儿都不会干,那可不行啊。。。。
呵呵,说完了正面儿的,偶们就来再看看这两个反例。
   不过说起这两位,那可真是了不得,个个尊贵无比,而且还跟谢安关系极近。这两位就是——谢家自己的女婿,琅玡王氏的王珣,太原王氏的王国宝。
  有才无“德”的王珣
  首先说个,这里这个无“德”,不是偶的看法,是指谢安的想法噢。其实王珣这个人在偶看来,就是比较热衷于仕途,也颇有心机,懂得相时而变,在谢安去世后,他通过自己的经营,当了尚书令这样的大官呢。其实要说,这也是琅玡王氏的一个特点,“狡兔三窟”的王衍,“善处兴废”的王导,都有这个味道。王谢这三家大族,琅玡王氏是比较会为自己家打算的,这也是人家始终能保持“第一高门”这称号的原因之一。太原王氏比较忠直,变通上差一些。陈郡谢氏呢?呵呵,从谢安以后,“素退为业”,不争权不夺利,啥也不参与。不参与,那这显赫自然就不如人家了。像王珣这样的人,要在偶们现代社会里,可算是有本事的了。但是,他就是入不了谢安的眼。
   王珣是琅玡王氏里最尊重的子弟了,他是王导丞相的嫡孙,娶了谢万的女儿为妻。王珣从小就很有名气,是一时的才俊,书法也非常好。就是这么一个人,谢安却看不上他,后来竟跟王家离婚了。那时候轻视礼仪,离婚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王献之娶了郗家的小姐,后来郗家败落了,王家就逼着王献之离婚,再娶司马昱的平原公主。王献之心里老大不乐意,临死还念念不忘前妻。不过,毕竟人家是男家提出来呀,离了也不丢人。但谢家是女儿啊,谢安居然也不在乎,女儿回来,咱们另嫁他人。呵呵,名节礼法,在他眼里几乎就是视同无物。
  谢安为什么这样看不上王珣?史书说,因为王珣同桓温十分密切,和谢安之间就产生了嫌疑。不过偶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些内情。
  桓温最亲近的这两位手下,郗超和王珣,其实他们俩不大一样。郗超这个人不像王珣这样看中功名,他帮桓温更多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但王珣就不同。桓温对王珣来说,更重要的是仕进的手段,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谢安、王坦之他们也是这么出来的,但关键在于,他当时还跟桓温一条心。可等桓温不行了,他这“心”也立刻没了,又跑回朝廷来了。那从前他对桓温那一套就全是假的。这在谢安眼里,可就是“无德”了。他就不喜欢这样儿的人。
   而且王珣回来的时候,桓家势力还强,谢安正在煞废苦心地削弱桓家呢,王珣这个见哪边儿势强就往哪边儿倒的人物,要在朝廷当个官儿,哪怕就一个侍中呢,也保不齐跟桓家里应外合。桓家不是一向朝里没人吗,这回就整好有了。所以,谢安也不想让他当重要的官儿。但是王珣出身好,名望好,朝里那时候还有王彪之,他还是谢家的女婿。人家推举王珣,还以为谢安会十分高兴呢。谢安想拦都未必能拦得住。结果,一不做,二不休,谢安和王家离婚了。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女儿的原因为导火索什么的(比如像道韫那样儿的抱怨),反正结果就是,两家绝婚。
   这下儿对王珣的打击可是大了。他这个尊贵的“王丞相嫡孙”,人家根本不放在眼里啊。而且倒霉的是,谢安从来没有这么决断地反对过谁,虽然人们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却都认为,肯定是王珣的不对,谢安不会不讲理。结果,王珣这个人的人品,就被无形中打上了一个大问号,也没有人再跑出来推举他了。谢安当政的时候,他就只当了个黄门侍郎(在门下省,归侍中管),直到谢安去世,他才在官场有所作为。
  呵呵,这件事儿多少还是个谜,后人说的“王谢交恶”,就是指这件事。但是,这么说也不太确切,因为“王谢”并不是真的“交恶”,除了王丞相这支跟谢家“不通问”之外,王家剩下的人跟谢家的关系,一直都是很好的。比如王献之他们。而且有说法说,这是谢安借机打击琅玡王氏,其实也不是,如果这么说的话,他就不该这样看中王献之了。其实根本问题,还是出在王珣这个人身上,谢安是不能认可他的这种善于权变的个性。呵呵,这的确可以看到,谢安对“品质”这个东西的重视程度,两家离婚时他还是吏部尚书,远没有现在这样显赫,但却根本无视王家的尊贵,也不怕得罪人家,也真是够有个性。
  无才也无德的王国宝
  这位先生,可能不少朋友听说过吧,后来,司马曜猜疑谢安要谋反,大多数的谣言,都是从他这儿开始造的。他这辈子最出名的,一个就是会谄媚,一个就是好弄权。当然了,什么贪婪、好色、奸诈等等,他也都各占一票,如果说每段历史当中,都会有一些这类的垃极人物的话,那么王国宝就是这段儿历史中的典型。最后他也没得什么好下场,好多年后,王恭起兵反司马道子乱政,司马道子就把他扔出去当替罪羊杀了。
   王国宝是王坦之的第三个儿子,他们太原王氏家风忠正,王坦之竟然生出了这么一个活宝,也真是让人感叹。谢安是把小女儿嫁给了他。估计那时他要知道王国宝是这德性,肯定就不会答应这门婚事了。
   没多久,谢安就发现了,这女婿是真不怎么样。要人品没人品,要才华没才华,要跟王珣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王珣也热衷仕途,但比他玩儿的有档次得多。王国宝想借着岳父的权势飞皇腾达呀,甜言蜜语,整天地讨好。却不想,这反倒引起了谢安极度地反感,结果任他是自己的女婿,就是不给他高官做,只让他去当个尚书郎。人家王国宝居然对谢安说,以他的出身,应该到最重要的吏部去当官儿,别的他都不感兴趣。他以为,仗着他们家还有岳父的势力,这天下就是他的了。谢安这个烦,就不理会他。反正就个尚书郎,要干就干,不想干别干。王国宝这下儿恼羞成怒了,自己是他的女婿,他居然就能这么不给面儿!但他又惹不起谢安,就恨恨地跑到司马道子那儿去了,天天跟他腻歪在一块儿,岳父那条路走不通,那就借着这个王爷,让自己升官吧。
   谢安就这么压抑了自己的女婿。但这件事儿,却给他种下了祸根。人常说,天下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小人。是啊,就算你做了错事,害了一个好人,但这个好人很可能会原谅你;但你根本没做错事,却让小人不乐意了,那就不行了,你就等着吧,小人有得是手段,准备给你下套儿呢。到后来,王国宝谄媚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再蛊惑孝武帝,一天到晚猜疑谢安,这个根儿就是从这儿来的。。。。
  说到这儿,大家肯定对谢安的用人思路就比较了解了,万事不论,人品先行,也根本不管你是不是我的亲戚,你到底是什么出身。这也可以看到,谢安虽然一向为人宽容,但在原则问题上,他却是很坚定的,哪怕会给自己惹来麻烦,也不会去妥协。应该说,当时这个“文武用命”“政治清明”,跟他这个以“德”为本的用人之道,还是有很大关系啊。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7-5-29 21:41
第五:振兴皇权――扶植司马曜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觉得有点奇怪了,谢安不是总揽朝政吗?那振兴皇权,扶植司马曜,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历来这种“权臣”不都是巴不得,皇权越弱越好吗?呵呵,这就得说说东晋那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了。
   实际上,这种“共天下”的格局,本身就是不对的,它是从王导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并且还能暂时稳定的模式。这跟偶们现在西方的君主立宪,可是有本质的区别。现在的西方,那是法律承认,君主就是个象征性的摆设,而政权呢,是在内阁,总理就是首脑,所以大家就都是相安的。但是东晋,虽然也差不多是这样儿了,但在法律上,皇帝可还是第一把交椅啊。其实这个“门阀政治”是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形式,对东晋来说,是一种约定成俗的东西,是不正常的。说白了,就是高门士族通过自己的势力,窃取了一部分皇权。
  东晋所有的皇帝,即便是在王导谢安这种不想篡位的执政者当权时,他们心里也都是很不舒服的。他们认为天下是自己的,等到能不跟他们“共”的时候,就一定要让他们走。所以,皇室和这个当轴执政者之间,始终都有点儿问题。这就是谢安要扶持皇权的原因,皇权太弱了,司马曜就会怕他,但皇上一怕他,紧跟着就会提防他了。如果,他和司马曜之间出了问题,那就会两败俱伤,谁也好不了,而且国家也会大乱。虽然扶植皇权,他就会损失一些自己的利益,甚至把皇帝养大之后,皇帝就可能会为难他,但为了国家(也是为了自己)长久的稳定,他还是选择了去扶植司马曜,而不是欺负人家。因为最根本,他从来没有对司马家的天下感过兴趣。
   其实在谢安的心里,他看到的总是这个大局,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局中的一枚棋子,他自己也是,这个大局该他得到的时候,他就得到,该他牺牲的时候,他就会去牺牲,总是一种顺应的态度,所以终其一生,不管在什么样的困境下,人们都没听到过他一句抱怨的话。。。呵呵,这看上去的确有些不可思议噢。。。。
  瞧瞧他是怎么培养司马曜的:
  第一件事:讲儒家经典
  司马曜还没亲政的时候,他就提议司马曜学习儒家经典,为将来治理国家做准备。关于这个,《世说》里有一个小故事:皇上要讲习《孝经》,谢安就召集当时一些官员在自己家里先温习,呵呵,到皇上那儿不能说错了啊。这时车武子就对袁羊说,“我有什么问题就使劲地问谢安他们,不问呢,怕有好的东西没听到,问呢,又怕他们嫌我麻烦。”这时袁羊说了句很绝妙的话:“你什么时候看到明镜怕被人频繁地照,清澈的流水怕被和风吹拂呢?”呵呵,“被人当镜子照”,也真是够累,不过倒可以再次看到,当时人们对谢安,是真的很推崇啊。。。。
  第二件事:推荐儒学名士
  既然学了儒家经典,身边也得常有好老师,于是,谢安就给司马曜推荐了徐邈和范宁,这个故事偶们上面说了,这两位,特别是徐邈,一直都很得司马曜的看重。
  第三件事:重修建康宫
  呵呵,这件事儿,就是一直争议最大的了。谢安刚一执政,就想给皇上重修宫殿。然后好多人都不同意,特别那时候王彪之还在世,一听谢安要修宫殿,立刻就急了。就说,宫室破旧,稍微修缮一下儿就行了,现在强寇在外,怎么能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呢!王彪之是元老啊,谢安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算了。但是等王彪之一去世,转了年,谢安就请司马曜先住到会稽王府去,开始重修建康宫。不过,工程进行得很顺利,安排得也合理,到了七月,就完工了,老百姓也没有任何抱怨。
   关于这件事儿,争论很多。常见的说法是,因为谢安这个人一向喜欢奢华,重修宫殿也是他这种性格的反应。但要这么说,就有一件事儿说不通,这历来要重修宫殿的,可都是这个皇上自己,没听说哪个大权在握的执政大臣,死活非要给小皇上修宫室的,那宫室修得再好,也不是谢安来住啊。所以偶觉得,这么说不太确切。谢安肯定是有他的意思。呵呵,后来竟因为看《明成皇后》,忽然明白了一下儿。那里面,大院君不是就死活要给皇帝修景福宫吗,而且不惜劳民伤财,但为什么呢?大院君有段儿独白,很感人,还对比了偶们紫禁城。总之意思就是,朝鲜是个小国,一座宏伟的宫殿,是这个皇室、这个国家最基本的象征啊。所以他才不惜力气,一定要修那个景福宫。呵呵,谢安在这里,也很可能是这个意思噢。不过,他不是大院君那样的狠人,建康宫的重建并没有弄得劳民伤财,一切都很顺利。所以,偶认为,这个“重修建康宫”也是他振皇权的一个步骤,只是他不可能对别人说出来罢了。
  哈哈,建康宫的重修一直很顺利,不想到了最后,却出了点儿小麻烦。于是就有了那个十分经典的故事——王献之拒题太极殿。
   太极殿可是新宫里最重要的宫室啦,不知是司马曜的意思呢,还是谢安的意思,反正最后执行者是谢安,他命人把牌匾送到他最喜爱的长史王献之那儿,让他来题。王献之一看,立刻十分不乐意,哈哈,那时的名士是很讲骨气的,“白眼向权贵”嘛,王献之自己高兴写幅字送给你,没关系。但你命令他干这种为“世俗做粉饰”的事,他觉得谢安是瞧不起他。戴安道就曾经宁可把琴摔了也不弹给权贵听。王献之这一生气,立刻把谢安划到“权贵”那个行列里去了。他就对这来人说,你把它拿走,不然我就扔到门外去!来人一瞧长史真厉害啊,只好讪讪地给谢安抱回来了。谢安肯定是笑了半天,然后想,好啊,不听话,行,你等着。没过两天,王献之陪着谢安一起,路过太极殿,谢安忽然想起什么,瞧着王献之说,哎,子敬啊,你顺着梯子爬上去,把字题了吧。从前魏朝的韦诞他们,可就是这么干的。王献之气得,半天说不出话,其实谢安是成心跟他开玩笑,他也不管了,恨恨地说,你知道为什么魏国那么快就亡了吗!就是因为这个!然后就忿忿地走了。谢安瞧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王献之这话,也很有些道理啊。哈哈,结果,王献之这个太极殿就是没题,谢安也没再难为他,没准儿最后就只好自己题了。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7-5-29 21:41
第六:怀柔桓冲 —— 上下同心
  桓冲那边儿偶们好久没说了。那么淮南之战后,桓冲那边儿怎么样呢?呵呵,他的日子不好过呀。主要是觉得心里愧得慌。他退回江南,谢安给他送粮。他不救襄阳,谢安仍然什么也没说。而且他不出兵的理由是,秦兵强大,要保存实力。其实就是畏秦,再有,就是要保存桓家的实力。
   但是,你再看看谢玄,说起来人家是个晚辈,都能临危不惧,在关键时刻拼死保卫国家,你桓冲是国家的上将啊,却又怎么样?他自觉脸上无光,越想越不是滋味,干脆就上了道表,请求辞去荆州刺史的官职,连章节等等都一块儿送到朝廷来了。
   谢安立刻表示,不同意。然后还是啥也没说,只派了一个人到荆州,名义上是帮助桓冲参谋军事。这个人就是曾经跟谢玄齐名的张玄。其实,这也算是他的一个表态了。桓冲要再这样,可就不太好了。
   桓冲心里这个不舒服,谢安对他是仁之义尽,他这么干,也的确有点儿说不过去。呵呵,偶们谢太傅的以退为进的怀柔政策,终于又看到了效果。一段时间以后,桓冲竟然主动出兵了!很快,他就夺回了筑阳和武当两郡。不过,他还是觉得秦军太多,想保存实力,这时候慕容垂他们又分头进攻邓城和新野,桓冲还生了病,结果又退回上明去了。
   但无论如何,从此后,桓冲已经没有退路了,再不积极出战的话,那就只剩丢人了。而且现在谢安如果有命令,他也一定会全力去支持,他心里欠着人家的呀。这才有了后来,淝水之战前,东晋上下游团结一心,相互策应,牵制秦军,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呵呵,这里,跟偶们谢太傅处理大局的态度关系很大噢,细想他对待桓冲的态度,他并没有跟桓冲急,也没说一句不满的话,更没想使什么招儿制他。他还是那个思路,我不是逼着你怎么样,我会让你主动去怎么样。。。。偶又想起余嘉锡先生那句评语来:“至于谢(太)傅处置桓氏,实且苦心”。。。这里正是这意思啊。

作者: 呆鸟    时间: 2007-5-29 21:43
故事三:清谈误国
  终于说到这个话题了。既然是说谢安,咱也不能光拣他好听的说,有争议的,也该拿来写给大家,这样这个人才完整啊。勿庸置疑,谢安是支持清谈的,一个清谈大家,一位清谈领袖。王导也是如此。关于他的清谈,故事也有一些,最有名的是两个。来瞧瞧:
  第一个:畅谈《渔父》
  支道林、许询、谢安等等高僧和名士们都到王蒙他们家聚会,谢安环顾着大家,忽然有点儿伤感,就说:“今天真是高士会啊,既然时光这么难以留住,这样的盛会也不能常有,所以大家就一起畅所欲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吧。” 名士们一听都说好,于是许询就问王蒙,你有《庄子》吗?(呵呵,废话,那时候,这名士们的家里,啥没有也不能没有《庄子》啊。)王蒙立刻拿来,随手翻开,一看正是《渔父》这一篇,于是拿给谢安,让他拟题。谢安拟好题,就请大家各自发挥,阐述自己的心得。高僧支道林第一个先说话了,一谈就谈了七百多言(偶记得,这是按字数论,就是700多字的意思),说得是既精致又优美,才思文辞都非常不一般,大家听得这个佩服,人人赞不绝口。紧跟着,名士们都一一发了言。谢安是出题的,所以轮到最后才说。他等到大家都说的很尽兴之后,才开始谈他的看法。没想到这一谈,居然就一发不可收,一下儿就说了一万多言。而且是才气不凡,文采俊逸,再加上他意气飞扬又从容洒脱的神情,竟让满座的宾客都听得着了迷,觉得听着都是种享受。支道林听完,立刻赞叹说:你一言切中要旨,然后直入佳境,说得真是太好啦。。。。呵呵,读了这个故事,偶们谢太傅这“风神潇洒”的气度,真是如在眼前噢。
  第二:与王羲之的争论
  呵呵,这个故事很有名,也恰恰是通过这件事儿,偶们谢太傅对“清谈误国”这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表态,弄得王羲之是毫无办法。故事的大略是这样儿:
   那是他们俩都在建康的时候,有一天,俩人就一起到冶城(离建康很近)去游玩儿。然后登上城头,极目远眺。这时王羲之一看谢安,只见他沉默中望着远方,渐渐现出了悠然暇想的神色,仿佛已经不再置身在这尘世间了一样。呵呵,王羲之是谢安最好的朋友,他是十分了解谢安的。谢安那满脑子的老庄,他也清楚得很。
   于是,他就由谢安推崇老庄,想到了名士们整天清谈玄虚,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舒服,然后就对谢安说:“安石啊,你看,那大禹王为了勤劳政事,双手双脚都长满了老茧;周文王为了国家忙碌,老是忙到好晚好晚才吃上饭,即便这样,他还觉得时间不够用呢。可你再看看咱们现在这个国家,正是处在危难之中啊,难道不是人人都应该为国效力吗!这些官员们整天清谈,荒废政务。文章倒都写得不错,可这对国家有什么用外!这清谈可不是现在应该提倡的呀!”
   其实王羲之为什么非要对谢安说呢?他是指望谢安能接受他的“金玉良言”,然后率先废了清谈,谢安在名士中影响大呀,他要先干了,其他的人不就好办多了吗?呵呵,这在偶看来,王羲之说得很好啊,没有哪句不对,而且他是把谢安当成朋友,句句都是发自腑肺的真心话。
   那么再来瞧偶们谢太傅是怎么回答的。他也没说好还是不好,只是看看王羲之,然后淡淡地说,“当年秦始皇任用商鞅,施行严厉的法制,秦朝后来又怎么样呢?两世而亡。难道这也都是清谈惹的祸?”王羲之愣在那儿,半天说不出话来,心想,你这不是强辞夺理吗!但无论如何,人家谢安的态度已经表明啦,你让我不再清谈?对不起,我不乐意。王羲之瞧着他,是一点辙也没有,谢安不是个喜欢扯皮的人,这他知道,谢安要不想改,再说什么都没用。自己是除了闭嘴以外,别无选择。
     呵呵,这件事儿大概是发生在谢安42岁到50岁之间,那时候,他的官还没做大,王羲之也还在世。那么,偶们应该怎样来看这件事儿呢?
   应该说,谢安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在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就会尽可能地追求自己心灵的自由和满足,甚至不惜以物质条件来换取。在他看来,清谈玄理,给他带来了美好的心灵享受,这完全是他自己的事。这与你们外人又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改?
  谢安可不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也不想名垂青史。所以,有不少史学家和朋友说他是“晋室的忠臣”,偶就一直不太敢认同。也许从他做的事儿来看,倒是个忠臣的路数儿,但是,他可不是为了“尽忠”才这么做的。这说不上是抬高了他,还是贬低了他,因为这不是他的思路。其实他的思路也很简单,那就是顺应大局。而这个大局,其实就是自然。在他眼里,山水是自然,庙堂同样是自然。所以,虽然他不得以出山,不得以当官儿,不得以扛东晋的天下,但他总能够调节自己去顺应,能够一生“风宇条畅”,并把一切都做到无懈可击。呵呵,山水和官场是一样的。他把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理顺了,不让任何事情处在斗争当中,所以外面的事情可以做好,而自己也能快乐。这对一个有情有欲的“人”来说,何其难也!!这个,也就是偶们常常说到的一种人生境界——出处同归。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谢安去世之后,有一回,桓玄问谢道韫:“当年谢太傅高卧东山,没有想作官的意思,后来为什么又出山了呢?”谢道韫想了想,庄重回答说:“对亡叔来说,出山和不出山,又有什么差别呢?”…… 呵呵,道韫的确是她叔叔的知音啊。
  
   当搞懂了他的思路之后,对他这个“清谈”,还有后面要说的“奢华”,偶就能够理解了,就不会去指责他。但是,偶们不从他这个角度去看,而是从对国家的影响来评价的话,偶就不能认同了,反倒觉得王羲之被气得怪可怜。呵呵。关于太傅这个“清谈”的事儿,偶倒觉得,王安石的这首诗还是比较客观的:
  
   谢公功业自超群,误长清谈助世纷,秦晋区区等亡国,可能王衍胜商君?

作者: 黄花菜    时间: 2007-7-7 21:44
太长了还没看完不过先支持一下先!!!
作者: 蓉湘酝    时间: 2009-5-4 02:15
标题: 挑战话费极限的skype网络电话
长途电话每分钟0.004元?听说过这个数字吗? Skype实现了用电脑向座机或手机打电话,帮助人们降低通信成本高达90%。 Skype网络电话是最清晰的网络电话,全球用户突破2.8亿,遍布全世界300多个国家和地区。 skype下载去tomskype官方网站看看吧。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www.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