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6120|回复: 7

沈括小行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6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天文学方面,在司天监期间,沈括为提高仪器的精度进行了大量工作,曾改制浑仪、浮漏和景表等天文仪器,撰《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亲自观测天象,绘制测定北极星位置的图二百多张;并曾在几年内坚持观测表影和漏壶的运行,由此提出了因太阳运动不均匀而引起的时差现象;在晚年,他提出一种全新的纯阴历《十二气历》,这种历法简单明了,便于指导农事。

  在物理学方面,沈括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晚年,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潜心写作,将平生见闻和科学研究记载于《梦溪笔谈》之中。书中涉及科学条目二百多条,内容包括数学、天文、气象、地质、地理、地图、物理、化学、冶金、水利、建筑、生物、农学和医药等许多领域,是世界科技史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为了纪念沈括的功绩,人们将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小行星”。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夢溪筆談》的神奇飛珠
《夢溪筆談》共二十六卷,為宋朝人沈括所著,研究古史的人常科技史料的觀點視之,的確,該書充滿了值得引用的科技實錄。

  沈括於宋仁宗嘉祐八年登進士,後官至翰林學士龍圖閣侍制,晚年居住在夢溪,閒時便將平日所見所聞寫下來,分別以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等十七門分述,成為史籍上重要的一本書。

  該書卷二十一〈異事〉就錄有一段UFO事蹟,現錄原文於下:「嘉祐中(公元1056-1063年),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于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凡十餘年,居民行人常常見之。予友人書齋在湖上,一夜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橫一金線,俄頃忽張殼,其大如頃忽張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爛然不可視,十餘里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類月,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

  上面記載沒有涉及夢境、幻覺、鬼神之類的妄言,且「居民行人常常見之」,可見絕非虛構。自然界的魚蚌之珠絕不會「其大如半席」,更不會「倏然遠去,其行如飛」,而能發螢光的水中生物總是暗淡如螢火蟲,不會「白光如銀」、「爛然不可視」、「如初日所照」。可見,這一個會飛的珠不是自然界物體,而是會發強光會飛行的 UFO。

  這個「珠」會張開殼,可見形狀和蚌殼一樣,正是典型的飛碟形狀。根據文中描述,飛碟原本開一縫窗,露出光來,不久窗戶全開,發出的光強得「十餘里間草木皆有影」,且「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正是發紅黃光的UFO形象。

  這個飛碟在地球上待了十餘年,先後停駐過三個湖泊,或許是在蒐集地球上的水中生物。湖泊是太空船降落的好地方,現代美國太空船返航時,也是採用降落太平洋的方法,古代來到地球的外星太空船為了蒐集方便,當然不會降落在大海中,擇取湖泊正是佳途。

  或許這個「飛珠」在地球十餘年,曾向宋朝人發送電訊以求聯繫,無奈,當時地球文明仍然落後,徒讓它無功而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夢溪筆談》的科學

  閱讀古代著作,必須具備豐富的現代知識,方能在古書字行之間,尋覓令人讚嘆的科學記載,否則會流於考據和訓詁,產生『古代中國沒有科學』的謬誤思想。
  《夢溪筆談》是一部相當了不起的古代中國科技文獻,可惜的是沒幾人用現代科學術語加以注釋,年長的一輩無法用日新月異的科學知識來詮釋,年輕的一代也無法領會文言間的科學觀,徒使八九○年前的偉大書籍默默流傳。
  《夢溪筆談》是宋朝沈括的作品。沈括是杭州錢塘人,生於北宋仁宗天聖九年,即公元 1031 年到元祐元年。(公元 1086 年時,沈括 55 歲,還居名為京口的地方,在那兒閒居時寫成了《夢溪筆談》一書。)
  該書雖稱為『筆談』,其實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學術著作,也像是一部常識百科全書。內分廿六卷,人文科學方面包括文學、音樂、史學、政治、藝術、書畫等,自然科學方面包括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天文、醫學、氣象、醫藥和技藝等。
  現引述該書若干記敘,並用現代語言注釋,來觀賞一下《夢溪筆談》的科學文獻。
  關於『隕石』,在卷二十〈神奇〉篇中有云:『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如月,見于東南,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赫照天,許氏藩籬皆為所焚,是時火息,視地中只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視之,星在於中熒熒然(發亮),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挖)於竅,深三尺餘,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州守鄭伸得之,送潤州金山寺……』
  這一段文字就是隕石落地的記載,文中提到隕石顏色如鐵,重量也和鐵一樣,可見是『鐵質隕石』。『鐵質隕石』是隕石的一種,其他還有兩種,稱為『石質隕石』『半鐵質隕石』。
  在《夢溪筆談》卷二十一〈異事〉記載中,有這一段文字:『治平中,澤州人家穿井,土中見一物,蜿蜒如龍蛇狀,畏之不敢觸久之,見其不動,試撲之,乃石也。村民無知,遂碎之,時程伯純為晉城令,求得一段,鱗甲皆如生物,蓋蛇蜃所化,如石蟹之類。』
  這是爬蟲類化石的發現,由記載可知於形狀如龍蛇,有鱗甲,可能就是古代巨蛇的化石,可惜當時社會上不知『化石』可以研究古生物的生態,反而擊碎,無故損失考古材料,相當可惜。
  在卷二十四〈雜誌一〉中有云:『契丹北境有跳兔,形皆兔也。但前足纔寸許,後足幾一尺,行則用後足跳,一躍數尺,止則蹶然仆地。生於契丹慶州之地大漠中︰︰』,這就是現在所知的袋鼠,此段文可知,古代契丹之地,是現在的東北,早在八百年前就有袋鼠存在。
  然而根據動物家所言,袋鼠大半產於澳洲,除此之外,塔斯馬尼亞和新幾內亞也有出產,南北美洲相當稀少。又根據化石記錄知道,袋鼠曾遍佈新舊大陸,後來澳洲和亞洲分離(這是新大陸漂移理論),其他地方的袋鼠不知何故相繼滅絕,只剩上述數個地方有出產。可見,亞洲東北地方不會有袋鼠存在,可是『夢溪筆談』的記載又如何解釋?這一點倒是值得生物學家來研究。
  《夢溪筆談》卷二十一〈異事〉中有一段記錄相當難解,現先錄如下:『嘉祐(年)中,楊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于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凡十餘年,居民行人常常見之,予友人書齊在湖上,一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橫一金線,俄頓忽張殼,其大如半蓆,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爛然不可正視,十餘里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類月,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近歲不復出,不知所往。……』
  如果文中記載的為河蚌之珠,不可能發光,也不會飛。由文中可知,此『珠』會潛入湖中,會飛上天,發出的光強得像太陽,不僅外表會發光,內部也會發出銀白色光,在出現十餘年後即不知去向。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如果我們將『珠』想成『不明飛行物體』,想成『飛碟』,那麼,這段記載之謎就迎刃而解了,因為『飛碟』似珠,會潛入湖中,它有窗子,打開之後會看到內部的光,光線強時好像初升太陽,它的飛行快速,在嘉祐年代(公元 1060 年代)時曾出現十多年,以後就不再出現了。
  由此,我們可以說《夢溪筆談》已有『不明發光飛行物體』的記錄了,因為不如此解釋,實在無法覓得更好的說法。如果我們相信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部真實的記錄文獻,就該相信這段文字的真實性,否則,《夢溪筆談》不會受著作《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的李約瑟如此重視,並稱沈括是中國科學史上最有趣的人物了。
  《夢溪筆談》值得國內各種領域的科學家來共同注釋,讓將近九百年前的偉大著作換上現代風貌。它不僅能使現代知曉宋代的人事和官政、藝文和書畫,更可在其中找出相當多值得探討的科學問題(如袋鼠),也可獲得生物學與考古學的新資料,充實我們對祖先成就的認識。

原載於 1979 年 12 月 11 日《民族晚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都是繁体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2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繁体字是代表古代。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3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天工开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4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奥,看不懂!

怎么了?通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3-29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